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钓鱼岛僵局为何难以打破

http://www.CRNTT.com   2012-09-17 10:03:16  


抗议不应“暴徒化”
 
  以“爱国”名义大规谋侵犯私权的行为是文明污点

  其实,类似对日系汽车和商家的打砸行为,即针对某一特定群体的暴力事件早有前车之鉴。1938年11月9日,纳粹德国曾经发生了大规谋的打砸抢烧犹太人商店事件,而当时参与打砸的暴民的口号也正是“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在事件中共有36人被杀害,36人受重伤,267座犹太教堂被焚烧或夷为平地,在德国和奥地利7500家犹太人商店被捣毁。

  事后,据德意志保险公司的代表希尔加德统计,当夜仅被砸碎的玻璃就价值600万马克。而要弥补这项损失,比利时全国的玻璃工业要生产半年,由于被砸毁的玻璃晶莹透明,所以柏林居民才用尖刻的俏皮话称之为“水晶之夜”。

  在“水晶之夜”后纳粹开始了对犹太人的大规谋迫害,德国也进入了该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时期。 
 
借爱国之名释放人性丑恶是卑鄙 
 
  生活不如意者常常借爱国主义之名,行发泄之实

  2011年2月一项发表在《心理科学》期刊上的一份报告说明了一些有关于爱国主义的现象。报告中盖洛普民意测验机构对全世界128个国家中的10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要求回答自己的收入、工作满意度、对自己生活和国家的看法。调查的结果表明:低收入人群和贫困国家人群更容易被爱国主义吸引。

  现实经验也如调查所说,对一些生活不如意的人来说,“爱国主义”理想很容易变成信念的避风港。而对这些人来说,以“爱国主义”作为豁口,一旦给了他们释放的机会,不少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释放内心的不如意,而释放的方式不外乎丑陋的暴力。当然,除了单纯打砸烧的暴力释放,抢也是不少人的选择,面对不劳而获的财物时,暴徒会毫不犹豫的把“爱国主义”抛诸脑后。 
 
  盲目的打砸行为源于人性之丑

  当然,人性有些丑陋是共通的。“爱国者”的盲目发泄也不仅局限在中国,在美国也有那么一些稀里糊涂的“爱国者”。在“911”之后,美国的反穆斯林情绪达到了一个历史高点,不少其它少数族裔也被莫名其妙的误伤。这种不理智的态度对普通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纽约的里奇蒙希尔,聚居了大批印度裔锡金教徒,这些人本与穆斯林毫无关系,但因宗教信仰需蓄须和戴头巾。而仅仅因为胡须和头巾,他们就成为了被袭击的对象,锡金教徒在“9.11”后遭到仇恨犯罪的案例直线上升。 …[详细]
 
日货不可避免,苛求别人放纵自己是无耻 
 
  “爱国者”们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根本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抵制日货——中国不可能有人没有使用过日货。

  仅以汽车为例,放下日系车,只说国产车和非日系进口车。由于中国是从日本进口零部件的第一大国,来自中国海关的统计,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从日本进口额达到109亿美元。从零部件分类来看,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发动机零部件、转向系统零部件进口占中国2010年对应类别零部件进口金额比重的53.6%、45.9%、43.4%、40.6%、34.7%,其中大部分都是汽车生产的核心部件。而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日本还扮演着基础性零配件供应商的角色,以自动变速器为例,包括欧美车型、自主品牌车型等很多关键零部件其实都来自日本本土生产。在日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中,包括半导体、微芯片在内的高附加值零部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绝对优势。 

  除去汽车,日本的相机、显示器等等优势产业在中国也有庞大的拥趸,中国的高铁技术也购买于日本的川崎重工。更让中国人无法逃避的是,中国人的身份证印制来自日本富士施乐株式会社,也是日货。 

  数据可以证明:一个中国人,在现有生活不瘫痪的前提下根本没有彻底抵制日货的可能。而那些苛求别人不要使用日货,甚至不惜靠打砸让别人无货可用的“爱国者们”,自己却放纵自己过着正常生活。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就是无耻。 

  “愤怒以愚蠢开始,以悔恨告终。”这句来自毕达哥拉斯的名言分外适合那些消费“爱国主义”的暴徒们,因为这些以“爱国”为幌子的暴徒,不但愚蠢可耻,还会成为罪犯。(来源:2012-09-16 腾讯评论今日话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