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石述思:谁制造了“5800万留守儿童”

http://www.CRNTT.com   2012-02-22 11:42:49  


 
  抛开日益加剧的城乡差距不言,公共教育投入的缺失,社会福利的滞后,都使“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许多地区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幻。

  本来应该政府和社会承担的巨大成本,无情地压在了太多需要为生存而战的父母头上。他们被迫背井离乡,成为定期迁徙的候鸟,而照顾抚养孩子的重任便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

  社会的救助一直都在进行,但既是乏力的,又是不平衡的。在教育部撤并乡村小学后,这个社会甚至吝啬地不能给需要长途跋涉上学的孩子提供一辆安全的校车。2011年,多起校车事故夺去数十留守儿童生命。当年各级政府采购公车费用超过800亿人民币,无一辆校车。

  更多的父母将数百万孩子带到了城市。但多数大人需要每日为生计打拼,平日都孩子缺乏关爱甚至起码安全的看顾,更可怕的是,绝大多数的他们是永远不能获得金贵的城市户籍的,而没有这张中国市民的证明,孩子就永无可能获得公平的教育、医疗权益。

  现在,广东、重庆等地进行了户籍改良,部分农民工面前,城门裂开了一个小小的缝隙,但对于多数地区而言,1.3亿候鸟化生存的打工者仍会以流浪者的姿态写入历史。

  拯救5800万留守儿童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应是分享着改革发展成果的所有人的义务。你无法回避,责无旁贷。

  彻底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需要系统的制度改良,比如义务教育的公平化推进,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再比如户籍坚冰的尽快打破。但对于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而言,这些准备还远未到位。

  相关的政府和社会救助尽管从未中断,但由于缺少系统化、制度化、长效化机制,这些救助往往不是流于形式,就是运动化、政绩化,孩子们的救济途径始终单一而短暂。

  在四川、重庆等地,很多官员和社会志愿者担任了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这样的爱心接力往往难以填补孩子们的亲情缺失,许多地方兴建了寄宿制学校,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相关的情感教育、心理辅导却严重匮乏。

  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一影响中国未来发展质量的命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奔走呼号,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参与。

  不能让留守儿童输在起跑线上。

  最近,一场CCTV财经频道举办的爱心晚会引起了轰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