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英若诚回忆“文革”中三年监狱生活

http://www.CRNTT.com   2012-02-05 10:09:09  


 
  在英若诚眼中,监狱里没有虐待打人的事,常用的惩罚也不过是罚跪而已。多年后,经记忆过滤,呈现出的是他对狱友给他的那块小肥皂的感念,是“出于生存本能”而“给自己找事儿干”的自娱自乐,是有好东西和狱友相互分享时的患难与共。

  在接下来的一部分中,英若诚讲述了他的家族史及自己王公贵族式的童年,这也占了三分之一的戏份。他有着显赫的家族,他的祖父英敛之曾创办《大公报》和辅仁大学,外祖父是天津大学(即北洋大学)的创办者,父亲英千里曾是伦敦经济学院的高才生,辅仁大学的教授,在平津战役期间被国民党政府安排飞往台湾,母亲曾受教于天津的圣约瑟夫女子学校,后来主管静宜女学……

  我们看到,他的祖父如何由摇煤球的穷旗人之子传奇般地成长为一个绅士、天主教徒,并创立“英氏家族”,他的父亲又是如何以自己的人生承传了这种伟业与精神。不难看出,英若诚是引以为傲的,传承这种家族的伟业与精神也成了他的责任。

  这出“戏”剩下的三分之一讲述的则是他的艺术与政治的双重职业生涯。然而,呈现出的更多的是他作为艺术家的一面,里面讲述了很多他参与的舞台艺术的幕后故事,比如,他将《推销员之死》搬上舞台的来龙去脉,他在美国堪萨斯市出演“李尔王”这一角色的夭折,等等,却对他的政治生涯一笔带过。我们看到的是他作为艺术家的人生,却遗忘了他的政治生涯。

  比如,他为什么蹲监狱?在这出“戏”中曾提到是由于“为彭真同志工作”,也曾提到其收集消息,但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是如何做的?其命运的每一个转折点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他是怎样平反出狱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是如何得到了稀缺的食物来招待外宾的?在当时和外国人有接触就可能被怀疑是间谍的情况下他怎么毫无顾虑地常在家和外国朋友小聚?所有这些,在这出“戏”中都是语焉不详的。

  对此,著名专栏作者王佩曾对中、英文版本做了比较,指出:“有些书仅读中译本是不够的。”为此,我找到英文版本,查看这本书的英文版及一些资料,上面的疑问似乎有了答案,也为我们拼接出英若诚“戏”外的人生,还原出在时代大背景下一个知识分子真实的心路历程。

  对照英文版的《VoicesCarry》,我们会发现在前言中有一部分即“WhattoPutInandWhattoLeaveOut”在中文版中是漏译的。这部分内容披露,情报搜集工作贯穿了英若诚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殊工作,在那个特殊年代,他得以无顾虑地在家接待外宾,也因之受到政府的厚待,能得到普通市民很难得到的食品。然而,接待外宾的当晚他和妻子吴世良会将获得的信息写成长长的报告,装进写着“wuying”(音)的档案袋里上交。

  这部分也披露了著名的清华“间谍”案。康开丽写道:“在清华,英若诚夫妇已经和美国受到富布赖特基金资助的讲师(Fulbrightscholar-lectur-ers)Allyn和AdeleRickett成为好朋友。1950年安全部门到清华大学宿舍里找了英和吴,警告他们Rickett夫妇是间谍,让他们协助搜集这两名美国人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随后,这对外国夫妇入狱。”

  这对美国夫妇出狱回国后曾写回忆录《PrisonersofLiberation》(《解放之囚》,又名《两个美国间谍的自述》)。AllynRickett(李克)当时看到拘捕证思考哪些地方露了马脚时,曾回忆到1951年6月和7月他的“清华最好的一个联系人”的两次拜访,而这两次拜访让他感到事情有些不妙,感到忐忑不安。

  虽然李克没指明这位老朋友是谁,(在这本书的《序》中,李克夫妇说:“由于我们不愿使任何清白无辜的人为难,所以决定在整本书中,除两个和我们押在一起的美国人外,一律都用化名代替。”)但从其是“清华老学生”、“父亲在台湾,是一个国民党官员”、“新出生了小女孩”等信息中不难得出印证:李克夫妇的这个老朋友其实就是英若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