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邓聿文:为什么我们需要忏悔

http://www.CRNTT.com   2011-08-03 11:03:45  


 
  官史的这个缺陷,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民间或私人的写史来加以弥补。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家,民间有修史的传统,所以我们看到,虽然官方不主张对一些历史的黑暗面揭伤疤,但民间和私人这些年来对“文革”的描述和回忆,还是非常之多。不过,同样遗憾的是,从很多亲历者对“文革”的描述中,我们多半见到,要么是受害者对直接加害者和运动发动者的控诉——虽然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看,这种控诉有其必要,但控诉太多也给人一种这样的印象,似乎“文革”的灾难,只是发动者和加害者的错,自己则很清白;要么是把苦难作为一种资本来宣扬,似乎那是个值得记忆的美好年代,所谓青春无悔,这在一些曾经的红卫兵和上山下乡的知青写的回忆录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上述两种对“文革”的私人回忆和叙述,虽然价值取向不同,但在剖析自我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选择性还原历史,不敢或不愿触及自己灵魂的阴暗面。

  今天我们看这场充满历史荒诞性和悲剧性的运动,虽然无法完全准确地猜测运动发动者发动“文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是,不可否认,像这种声势浩大、波及面广、历时弥久的运动及其所造成的民族和国家的灾难,不单纯是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反革命所利用,很简单,如果没有千百万人主动自觉地迎合和参与,仅靠个人或少数人之力是不可能发动的,即使发动了也不可能长久和席卷整个国家。

  对此,很多人可能会辩解,当初投身这场运动,是出于对领袖的崇拜和迷信,以及砸烂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向往和狂热,用领袖的思想来代替自己的思考,或者纯粹出于一个年轻人的无知和叛逆。这种辩解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假如把责任全部推到受骗、无知、叛逆上,则在我看来,至少不诚实。从绝对的意义说,当一个人决定做某件事时,不可能只听“主义”的摆布而无利益的考量。即使确实是内心真诚地听从领袖的召唤,在那种狂热的环境中,也很难保证不会在随大流时无形中伤害到另一个无辜之人,而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加害者。倘若当初因为认识之故而认为自己的举动乃是革命的表现,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做错事,尚可理解,也情有可原,那么,在官方都对“文革”进行彻底否定后,还以当初的理由为自己的加害举措辩护,或者以大家都彼此彼此为自己寻求开脱,则是说不过去的。

  人不是神仙,任何人都会犯错,甚至严重错误。何况在那个是非混淆的年代,自己在受害的同时加害别人完全是可能的,从许多人的回忆来看,或多或少都做过错事,伤害过别人。所以,问题不在于曾经的错误,而在于,事后尤其是在“文革”过去那么多年后,是否能够诚实地面对历史,认识到自己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并为自己曾经做过的蠢事、或被自己伤害过的人真诚道歉和悔过。遗憾的是,除了巴金等不多的人外,多数“文革”亲历者写的回忆文章,对自己在“文革”中受到的不公正对待或迫害念念不忘,而对自己曾经有过的加害行为避而不谈,或者虽然也承认做过错事,但并不肯对自己的错误举动认错,向受害者道歉,反把原因归结为外部环境所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