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省长来了有好菜,反常的“常态”

http://www.CRNTT.com   2011-05-29 10:03:02  


 
“共进午餐”俩版本,谁在糊弄省长
 
  2011/5/29 0:47:46 红网 作者:高福生

  “时近中午,陈全国省长来到学生食堂,与同学们共同排队打饭,围坐一起共进午餐、亲切交谈:伙食怎么样?课程紧张不紧张?”这是河北工业大学网站刊发的一则河北省长前往该校调研的“新闻”。而一位自称与共进午餐的学生,却在网上发表题为《省长来的这一中午》的文章表示,他是“被安排”的,在食堂特定区域等省长吃饭,且当天食堂菜品比平时好,价格却更低。在该校多名学生予以证实后,学校宣传部却否认“故意安排”一说。(5月28日《新京报》)
  
  省长视察与学生“共进午餐”,竟然出现了迥然有异的两个版本,实在是让人喷饭。解读学生网文中“17日接通知省长要来校视察并与学生共进就餐;18号中午和同学集体接受培训;19号上午接通知11点到食堂划定的固定区域集合等候;被安排的学生‘免费打饭’后坐等省长;等待时间长了扔掉凉饭重打一份;食堂摆上了新糕点却不售卖”等内容,不知陈省长这餐饭吃出了啥滋味,反正我是想笑却笑不出声来。
  
  众所周知,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实地调研,是各级官员尤其高级干部掌握决策的第一手资料,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途径。然而这种好作风却在运作过程中日渐变味走调,不论是调研还是检查,事前发文件、下通知、打电话、已成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一些下属为了让上级“满意”,对行车路线、参观地点等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包装。这样,领导一来,早已“万事俱备”,“汇报有听头,现场有看头”……
  
  我并非怀疑陈全国省长调研的初衷。在当前物价居高不下的“大气候”下,一省之长走进校园,了解一下大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体验一下学生食堂饭菜的质量,无可厚非。问题是,省长19号的午餐,校方17号就在进行“准备”了。这样一来,省长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导演”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挑选”的,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加工”的,吃到的饭菜是精心“烹制”的……虽“围坐一起”,虽“亲切交谈”,但一切都是“忽悠”,一切都是“杯具”。
  
  在这方面,各级真心实意想了解原汁原味民情的官员不妨向温家宝总理学习。温总理下基层调研时,常常冲破基层官员摆好的“路线图”,临时改变路线,直接深入到田间地头、灶台炕头了解情况,留下了不少佳话。当年轰动全国的总理替农妇讨薪事件,就是“临时停车”后的结果。还有早些年,总理在安徽舒城县调研时,坚决要去最贫困的村子看看,在当地告诉他“路不通”后,他表示车子去不了就走着去,结果看到了农户家徒四壁的真相。
  
  今次,省长与大学生“共进午餐”俩版本事件,再一次放大了检查调研中的“潜规则”。尽管校方否认“故意安排”一说,但公众绝不是三岁小孩,谁糊弄谁大家都心知肚明。试想,如果省长轻车简从、“随时调研”、“随机调研”,抑或是临时决定直奔食堂而去,校方即便想“演戏”,我想也没有机会,平时3.5元或4元的菜也就不会在当天只卖2.5元了。因而,建议陈省长在适当的时候微服“回访”一下,这样,或许校方会尴尬,但大学生们欢迎,百姓也会鼓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