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家人眼中的胡适

http://www.CRNTT.com   2010-06-08 11:36:51  


胡适一家(中为夫人江冬秀)
  中评社北京6月8日讯/胡祖望是胡适先生的长子,高寿,在美国活到了86岁,较之其弟胡思杜多活了整整50年。胡祖望的夫人曾淑昭在胡适百岁诞辰之时写过一篇怀念文章,谈及她眼中的“家翁”胡适先生,曾淑昭平时是不大写文章的,因其一个人的百岁纪念,“这日子一世纪仅只一次,很特殊,很难逢”,所以,她要以其一瓣心香来恭祭先生的冥灵,“着重在家庭生活中生活点滴”,这种心情十分自然也很真实,可让人看见胡适先生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一面。

  1949年,大陆易帜后,胡祖望一家人暂居曼谷,四年之后定居台北。1958年,胡适先生从美国返台接掌“中研院”,胡祖望一家“每逢周日必至南港陪同午饭”,听先生畅谈掌故、时事及朋友间的趣闻。这时胡适的孙子胡复才三四岁,胡适用大部分时间陪孙儿嬉玩,“他喜欢折一大堆纸工艺,如乌纱帽、猪头、衣裳、飞鸟等,排放在长桌上,两人一起欣赏”。彼时,留在大陆的次子胡思杜已在反右运动中不幸自杀,胡适好像并不知道这件事,他与孙儿嬉戏玩耍,甚至相与笑乐,而大陆那边的悲剧却已然发生,现在说起来,这种“欢乐”的背后,颇有点残酷,胡适万万没有想到胡思杜会是这种结局!

  胡适回台湾后的生活十分简朴,也就是一个书生学者的标准,“但求屋瓦不漏,衣着和暖,食堪温饱”。白天他忙着见客、开会、演讲,只有到了晚上11时过后,夜静更深,“才开始阅读、写作、处理公务,常至凌晨三四时,生活秩序有些本末倒置”。如果说胡适对生活还有那么一点点奢侈的话,那就是“他穿的鞋子必须用上好的皮革订制”。胡适不喜欢在室内脱鞋子,“即使走在日式榻榻米上也坚持不脱”,这一点,不像殷海光。殷海光平日里总是不系鞋带,认为这样进入日式房屋便于脱鞋。从性格上看,胡适较之殷海光要严谨有序得多,但在鞋子问题上却比殷海光固执得多,所以,曾淑昭认为,“尽管家公受西洋教育,赞同西化,骨子里很传统”。

  胡适在国外生活期间,在精神上一直感到很痛苦。最终回台北南港接掌“中研院”,原本是想利用史语所(历史语言研究所)有的藏书,以完成中国思想史这一夙愿。开始时,他并不想让当局给自己置屋,只想在南港租一小块地,自己出钱建一所小屋即行。后来蒋中正指示有关部门为胡适建筑了“一栋现代化设备平房”,这就是当年胡适在“中研院”的旧居,即今天的胡适纪念馆。尽管蒋对胡适在生活待遇上多有照拂,但并不影响胡适对其威权思维的批评。应当说,胡适后来之所以同情狱中的雷震先生,实际上是对那个体制的不满,胡适并没有隐瞒这一点,所以雷震一直对胡适先生有所感怀,不是没有道理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