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张亚中:认同乃最终统一充分条件

http://www.CRNTT.com   2010-04-03 00:11:48  


 
  北京以现实主义处理两岸关系的后果

  不只是台北,北京在思考两岸问题时,也是自然而然地以现实主义思维做为解决两岸关系必要的选择。北京认为台湾有可能走向独立,因此迄今为止仍然不愿意放弃武力或武力威胁。在北京眼中,武力是针对台独,而非一般人民,但是大家都知道,飞弹不会长眼,专打台独;台北的政治人物,很容易将其诠释为中国大陆对于全体台湾人民的威胁,因而给予可以操弄北京为威胁者的空间,进而疏离两岸的认同。台湾的多项民意调查显示,两岸认同并没有因为马英九的上台或经贸的密切交流而拉近,其原因之一即在此。

  北京武力威胁台北,也给了美国可以介入台湾军购一个很好的藉口,也让美国可以在台湾几乎是予取予求。简单来说,只要两岸无法摆脱现实主义安全观的思维,美国即可轻易地从中获利,一方面塑造北京对于东亚安全的威胁,另一方面合理化其军售台北的行为,还可以台湾保护者的角色出现。

  现实主义在两岸关系中的另一个展现就是两岸在国际空间上的较劲。1949年起两岸除了军事的对峙外,最重要的冲突战场就是联合国席位与邦交国家的争取。外交上的竞逐充满着现实主义的零和博弈,背后正是主权与国家利益的思维。

  不仅在正式外交上,一般的民间外交领域也难避免现实主义的思维,不论是拉扯国旗或是参与名称,两岸国际参与的竞逐并没有因为经贸关系的改善而结束。2008年5月马政府上台以后推动“外交休兵”,但是如果从现实主义的思维来看,“和平”是不确定的,“冲突”才是常态,因而,“休兵”有可能只是暂时现象,一旦两岸关系出现变化,外交上的竞逐必然会重新再现。

  如果两岸持续用现实主义的手段来处理两岸关系,那么结果就是双方不放弃武力的思维,如果两岸最后要用武力来解决,那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是两岸的双输;如果两岸一直处于威力威胁与防卫,焦虑与恐惧将会促使两岸人民的认同歧异愈来愈大,有可能将两岸关系变质为“异己关系”。

  总而言之,在思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我们应该尽量排除用现实主义的安全观来处理两岸关系。对于台北来说,放弃台独的选项,坚持自己是个“不分裂整个中国”的“非独政府”,就不会有两岸武力相向的可能;对于北京来说,面对一个不独的台湾,没有任何理由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这也是我在〈论两岸统合的路径〉一文中所提“两岸安全相对化与阶段化”的看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