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台湾捕黑鲔如何因应全球新局

http://www.CRNTT.com   2010-03-31 11:31:28  


台湾每年捕捞大量价格高昂的黑鲔鱼
  中评社台北3月31日讯/《联合报》今天登出中山大学海洋事务研究所助理教授张水锴的文章“台湾捕黑鲔如何因应全球新局”,认为“这次欧美在CITES的提案虽未成功,但也将对全球鲔鱼保育与管理产生正面助力。欧美是输了‘面子’,但将换来鲔鱼资源的实质保育,如果这是他们的本意,也算赢了‘里子’。鲔渔业重要产地的台湾,也该注意这‘里子’将带来的效应,提早应对。”文章内容如下:
 

  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十五届大会已于三月廿五日在紧张、诡异气氛下闭幕。台湾所关切的渔业提案,包括禁止国际买卖大西洋黑鲔,全都被否决了。但这否决的背后,却代表鲔鱼管理新局面即将到来。

  在全球重要鲔旗鱼产量中,台湾高居第二位(也曾超过日本成为世只第一)。由于台湾不是CITES会员,无法参与决策,如果这个提案被通过,其后续效应(其他重要鲔类依续被列入),对台湾渔业发展及管理都将造成极大影响。

  我们不同意这些提案,然而这不代表不关心这些渔业资源,而是认为CITES不适合管理渔业资源,这是本次会议上最重要的论述,也是这次渔业相关提案全被否决的重要原因。理由至少有下:

  一、渔业资源被过度捕捞数量会变少,但不代表接近“绝种”(例如黑鲔资源状况不好,但估计仍有数百万尾);二、这种会再生的资源应予适当利用,不然也会自然死亡,因此该强调的是如何“管理”以永续利用;三、渔业是一种产业,先捕捞后买卖,对前端捕捞的管理,会比仅对后端买卖的限制,更为广泛有效;四、渔业资源不似陆上生物容易估计,需要繁复的科学论证。

  而经国际海洋法授权的国际渔业组织(如国际大西洋鲔类保育委员会,ICCAT),有专门的科学委员会,也可制订限制捕捞船数、配额及各种的监控措施,比仅能在商业买卖上作限制的CITES,更合适来管理。

  然而,问题在于渔业组织常因过多政治操作而管理不彰,因此提案国才向CITES提出。这个提案的确给ICCAT打了重重的一巴掌,迫使ICCAT在去年底通过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并且在CITES闭幕时郑重承诺将会严格执行新管理措施,并将与CITES合作,使黑鲔资源恢复。

  黑鲔案被否决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欧盟及美国被挑明有私心。与会者无法理解最常在ICCAT杯葛严格管理措施的“已开发国”,却要在CITES提案买卖禁令;又CITES的禁令只限制国际买卖,却独厚大西洋两岸“已开发国”的国内交易。欧、美的司马昭之心,似乎国国皆知。

  可以预见的,未来ICCAT的管理将变得更强,以免再被提列CITES;而欧美也必然“积极”支持管理措施,以免再落人口实。而素为鲔鱼管理组织龙头的ICCAT的改变,势必将牵动其他洋区渔业组织的态度调整,最终形塑出全球鲔鱼管理新局面-更严格的管理及落实的监督执法。

  这次欧美在CITES的提案虽未成功,但也将对全球鲔鱼保育与管理产生正面助力。欧美是输了“面子”,但将换来鲔鱼资源的实质保育,如果这是他们的本意,也算赢了“里子”。鲔渔业重要产地的台湾,也该注意这“里子”将带来的效应,提早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