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月刊:分裂势力塑造台湾版想象的共同体

http://www.CRNTT.com   2024-01-02 00:03:12  


 
  4.推出“抗中(反共)保台”话语替代传统“独立建国”,强化台湾民众分离意识。聚焦“台湾独立”目标,运用偷换概念逻辑手段,把过程与结果相混淆,过程掩护结果;动因与旗号相混淆,旗号掩护动因。他们把甲午战后台民众抗日行动重塑为“护台战争”,把二战后中国政府接收台湾曲解为代联合国接收、“台湾地位未定”,把始自1912年的“中华民国”阉割为1949年后“中华民国台湾”,把“拒统谋独”粉饰成“捍卫民主”“抗中(和平)保台”“保家卫国”,重新解读历史,虚构历史积淀,混淆内外部矛盾性质,塑造“捍卫民主”“抗中(和平)保台”“保家卫国”新价值观。

  5.借鉴旧日本军国主义全民战争动员经验,助推台湾民众认同重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指出,日本“官方民族主义”从军事和现代教育入手,取得成功。“野蛮人的入侵是如此突如其来,如此的强大而具有威胁性,以致大多数人民中的政治觉醒者相率群起支持以新的民族架构所构思出来的国防计划。”(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于散布》 吴睿人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8月第1版P92)民进党刻意渲染大陆“武统威胁”,推动台湾全民军事化。俄乌冲突后变本加厉,通过推进台军实战准备、延长兵役期限、下修战时兵员动员登记年龄且不分男女、扩大预备役部队规模、加强学校军事教育、普及“全民国防教育”、号召打群众性游击战巷战等举措,制造战争恐怖,浓厚全社会“迎战”氛围。台湾民众“必有一战”认知迅速提升,愿意为保台而战比例一度超过60%,普遍支持依美护台;社会自发性涉军“公民社会”团体、媒体及活动“如雨后春笋冒出来”;普遍关心战争问题,“你会看到高中生、‘国中生’问你关于战争的事情”,他们在家里跟爸爸妈妈、在课堂上跟老师、在媒体上跟主持人讨论“什么是战争”“我们该做哪些事情、该修哪些课” ……台媒指出,“这些是过去从来没有看见的一些现象”,“对于精神力的凝聚作用跟全民团结的作用是很大的”;延长义务兵服役期“不光是我们需要这个量,而是今天我‘国民’的意志跟‘国家’的生存,要靠义务兵这个制度来重新凝聚起来”(《俄乌冲突一周年,台湾学到了什么》——不明白播客2023年2月24日)。目前台湾出现这些社会现象,与两蒋时代以“反共复国”为基本导向的全岛战争动员相比,性质和后果截然不同。前者助推台湾“新国家民族意识”滋生,后者则起到巩固传统国家民族意识认同作用。而从“想象的共同体”理论视角看,民进党全民军事教育动员的更大危害在于偷渡“台独”性质“国民教育”。

    三、强词夺理必然以失败告终

  民进党和“台独”分裂势力的台湾版“想象的共同体”塑造是歪理邪说、强词夺理。在民族大义、国际正义、人类价值面前不堪一击。要高举民族大义和国际正义旗帜,掌握中国特色国家民族理论武器,揭露其“台独”新“理论”的诡诈和伎俩,充分调动台湾社会积淀深厚的中华民族和文化潜力,破立结合、以立促破,导正视听。

  “想象的共同体”理论立论于反殖民压迫、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时期,强行套用于中国分久必合、民族复兴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日益深入人心的新时代,必然破绽百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弟弟佩里·安德森即反对其兄把北美远程民族主义强加于台湾问题。他认为,两岸分离源于帝国主义行动而非对帝国的反抗。因为北美是欧洲殖民地,但台湾不但在地理上与大陆毗邻,而且其“宪政结构”源于1911年中国革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