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中美学者当面交流很稀罕 人文交往亟待重启

http://www.CRNTT.com   2022-07-11 00:04:02  


全球化智库代表团拜访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 CCG图
  中评社华盛顿7月10日电(记者 余东晖)过去两年多,由于新冠疫情阻隔和美中关系严重恶化,美中智库交往大受干扰,两国学者面对面交流几乎完全停顿。

  日前中国的全球化智库(CCG)代表团来美访问,重启新冠疫情期间中美智库的面对面交流。有中国媒体称此次访问为“破冰”之行。CCG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对中评社笑称,现在美国学者“见到中国人都很稀罕,觉得终于见到活人了”。他呼吁中美人文交往尽快重启。

  从6月28日开始,王辉耀率领的全球化智库代表团对美国的纽约和华盛顿两个城市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访问。7月8日,在结束美国访问行程之际,王辉耀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谈此次访问的经历、感想和建议。

  王辉耀表示,原来CCG每年都出访好几趟,这两年半以来受疫情影响,没能出访。随着疫情状况进入新阶段,他们觉得有必要恢复人文交流,正好有国外机构邀请他们去开会,因为出来一趟不容易,于是就想借机多走一些地方。从新加坡到美国,再到法国、德国、比利时,最后到韩国,来一次环球公共外交旅行,前后大约一个月。

  据介绍,在美十天,CCG代表团与30家美国智库和机构交流,接触几百个美方人士。他们与布鲁金斯学会名誉主席约翰·桑顿、亚洲协会副主席拉塞尔、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席何慕理、大西洋理事会主席肯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席波森、史汀生中心主席芬雷、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伊安·约翰逊、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等美国重要智库和机构的负责人会谈;拜访了美国国务院高官、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和公使、两位联合国助理秘书长;与弗里德曼以及彭博新闻社、洛杉矶时报、福布斯的资深媒体人交谈;参加了多场美国主流机构举办的座谈会和对话会。

  此行给王辉耀留下的最深切感受是,人文交流太重要、太需要重启了。他说:“现在这些人见到中国人都很稀罕了,觉得终于见到活人了。他们见我们来都觉得惊讶,也都很愿意跟我们交流。”他表示,面对面交谈与线上交流、隔空对话的感受和效果完全不一样。

  王辉耀承认,在此番交流中,他感受到美方人士对中国的看法比原来变得更负面了,但同时美方也对美中关系不断恶化感到担忧,担心美中爆发冲突。他们比较关心俄乌危机的影响、台海冲突的可能性等问题,大家都在议论美中关系是否见底,何时趋稳?

  尽管如此,王辉耀称,美方主流人士对美中关系的看法并非“铁板一块”。美方人士普遍呼吁加强人文交流,普遍希望美国留学生能够回到中国,希望尽快重启旅游、学术、智库交往。他们都希望更多中国人出来,更希望美国人能够去中国。

  美国商界人士对俄乌战争感到失望,特别担心美中关系继续恶化对商界的影响,许多企业都在做备选方案,甚至准备开始“躺平”。

  《华尔街日报》7日发表美国保险业巨头史带集团主席格林伯格的文章,代表14位美国商界和政界大咖宣布成立特别小组,推动美中恢复对话。他们发出了“我们想要重建美中关系”的呼声。

  王辉耀表示,美国商界和政界大咖的发声和行动来得非常及时。而在组成这个特别小组的创始成员14人中,此番他们见了5位。

  在对话中,美方人士建议,希望双方在坚持各自大原则的同时,能从一些“小事”入手,以逐步改善美中关系,比如取消部分关税、降低“麦克风外交”声调等。他们也呼吁美中两国要建立管控危机的渠道和机制。

  王辉耀表示,此次CCG代表团回答了许多美方关心的问题,澄清了许多他们原来的误解,有些解释让美国人感到新鲜、难得。他们也对美方以意识形态干扰正常人文交流的一些做法提出了关切。

  王辉耀认为,他们的此次访问交流主要是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传递一种信号:“我们来了,会有更多的中国智库来。他们看到我们来了,就会期待有更多中国留学生、学者、游客来,期待姐妹城市交往、‘二轨外交’的复苏”。美国智库有参与会谈的学者称他们为疫情期间的“破冰者”,称此行有示范意义和象征意义。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9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去年10月份以来的首个面对面会谈。双方达成的一系列共识中有一项--重启中美人文议题交流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