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分析:香港新任立法会议员的重担

http://www.CRNTT.com   2016-09-15 00:36:51  


香港立法会选举投票日,有投票站外排起长队,今届投票率最终创下香港回归以来的最高纪录。(中评社 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9月15日电(记者 庄恭诚)香港新一届立法会会期下月正式开始,不少评论都关注未来四年,立法会能否放下政治争拗,重回其本质功能与角色。不过随着愈来愈多主打本土自决路线的激进派议员入局,多数意见都担忧,立法会内的火药味可能有增无减,非常规的言行只会较以往更趋频密和激烈,从而冲击正常的会议议程和议事程序,由此更进一步拖累施政效率,令香港的经济民生陷入持续性的困境。

  可能有部分非建制派人士会指出,立场激进的候选人在刚刚过去的立法会选举中得到不少选民支持,意味相当一部分香港市民认同激烈甚至是超出法治底线的抗争手法,因此得到这部分选民选票的议员,就应不惜一切代价迎合选民的期望,而不计有关行动对社会秩序以及经济民生的负面影响。

  但是如果换一角度看问题,从更深的层次探究思考市民投票意向的逻辑,或许便能得出不一样的答案。

  新兴政治力量崛起 源于选民求变

  从今届立法会选举结果来看,的确是多了主张本土自决的候选人胜出,而他们往往倾向于激烈的抗争手法,同时立场较传统政治话语和政治结构明显激进。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投票给这部分候选人的选民当中,未必人人都认同或完全认同他们的主张。

  选民之所以决定在今届立法会选举投票给这部分候选人,原因或许在于在社会气氛严重对立和撕裂的情况下,选民期望求变,想寻找一些不同以往的人选,以求突破现时的政治僵局。这种求变的心态,通过今届立法会选举有多位资深议员落败,或者有新人成功接棒旧人,就能够看得十分清楚。

  而恰恰在这个时候,这批较为激进的新兴政治面孔出现,旋即抓住有利的客观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形成了一股具一定支持度基础的新兴政治力量。

  更要指出的是,选民如今之所以求变,无非是希望通过选出新一批不同以往的议员,以改变社会现况,最终归根结底,目标仍然是希望香港可以向前发展,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改善广大市民的民生福祉。

  因此对于新当选的议员而言,一时间的政治光环固然很美好,但是他们必须明白,选民给机会让他们进入议会,不是让他们享受个人的荣耀,而是要找出突破困局的路径,从而为香港的未来发展增添动力。从政者的荣耀越显赫,他们身上的责任就越重大。

  市民期望改善施政 非建制派同样有压力

  整体来看今届立法会选举结果,立场相对温和的传统政治阵营依然占据绝大多数,其中标榜香港建设力量的建制派牢牢握有逾四成的选票支持,作为反对派的传统泛民则略高一筹。这些既有的政治格局所反映的主流民意倾向,同样不容忽视。

  即使今届在总体投票率升高的情况下,建制派的得票升幅不及非建制派,议席数量上亦有所减少,不过压力却不仅仅在建制派一边。

  作为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并且与特区政府互动更为密切的一方,建制派在今次选举成绩相对略处下风,正正反映了市民对政府的施政有要求,对社会的现状有不满,对香港的经济民生发展有期望。而这些诉求不仅是对建制派的民意体现,对于非建制派议员来说亦十分重要,并且可谓给非建制派议员也带来了危机感。

  若从新人接替旧人的角度而言,今次选举反映出,建制派的新老交替更多源于有计划的系统性安排,而非建制派的新老交替则很大程度上由市民通过投票表达意向来实现。

  因此在未来四年的立法会任期,非建制派议员除了继续做好监察政府的角色,更要寻求积极沟通,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共同谋发展,否则当市民四年后发现现任议员依然无法做出成绩,尤其在建制派和特区政府不断主动伸出橄榄枝、期望一起合作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情况下,市民就更加能明辨是非,有理由再次用选票为立法会换血。到那时,现任非建制派议员所承受的压力或许会更大。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