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2016 中国经济双重调整攻坚之年

http://www.CRNTT.com   2016-01-03 08:38:01  


 
  改革新政破解调整难题

  文章提出,首先,结构性改革新政意在疏通退出环节以实现“去产能”目标。市场经济环境下消化产能过剩需综合利用几个环节机制性手段:一是过剩部门价格较大幅度下降倒逼调减产能,二是过剩部门投资较大幅度回落抑制产能增量,三是部分难以自生企业有序退出完成存量调减。近年来前两个环节调节取得明显效果,然而打通退出环节面临较多困难。

  不同于早先主要通过限制投资或利用行政手段“关停并转”治理产能过剩,结构性改革意在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市场出清等方式疏通“有序退出”路径,为实现市场化“去产能”目标创造必要政策条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

  其次,降成本组合措施有助于实现促调整与稳增长目标。不同于早先讨论企业减负时主要强调融资难、融资贵与降低融资成本,结构性改革推出“组合拳”降低企业成本,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电价和物流成本等内容特别具有针对性。

  再次,长短期政策配合化解房地产过量库存。把新型城市化长期结构目标与房地产去库存周期调整目标结合起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公租房受益范围扩大到非户籍人口等,将为房地产“去库存”注入新机制新活力。

  最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实现调整目标提供保证条件。新金融风险滋长繁衍速度更快与潜在冲击更大,尤其需要重视与专门应对。

  结构性改革内涵与建议

  文章认为,基于上述观察,可以看出结构性改革包含减税与放松管制等激发市场活力政策,然而不应与经济学供给学派简单画等号。结构性改革包含“产业政策要准”多方面内容,然而也不是要回到主要借助产业政策调结构的传统做法,因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结构演变最终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政府需更好发挥拾遗补缺或补短板作用。结构性改革与适度扩大总需求相互配合,并非放弃或否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总需求管理与逆周期调节。

  就其实质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遵循经济周期与结构调整内在规律,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矛盾与问题,利用市场机制助推双重调整所采取的关键举措。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部署,也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针与探索“科学的宏观调控”的重要实践,是中国面临后危机时期经济困难的应对求解之道。

  就此提出几点探讨性建议:一是需重视保障退出企业的普通员工利益,市场出清与企业退出应优先妥善解决拖欠员工薪酬以及其他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可加快推进农地体制改革,赋予农民宅基地流转权,以更好实现房地产去库存与扶持新市民城市化目标,并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创造合理政策条件;三是在目前面临粮食第四次相对过剩形势下,应当因势利导把粮食和农业政策调整作为结构性改革的有机内容;四是对超预期小概率事件冲击未雨绸缪。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