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急需提高国际金融话语权

http://www.CRNTT.com   2015-08-29 07:15:53  


在引导全球金融话语权方面,中国仍然十分薄弱,未来进一步打造国家软实力仍然任重而道远。
  中评社北京8月29日电/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启动汇率中间价改革,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前行,以及保障11月人民币加入SDR篮子,具有积极意义。但出乎意料的是,上述举措被国际社会广泛误读,称其为启动全球货币贬值大战,引发输出性通缩,甚至连其后的全球大宗商品与股市下跌,也被冠以“罪魁祸首”之名。

  中国证券报发表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文章表示,这样的指责着实令人难以置信。实际上,全球金融体系动荡与美元走势联系更为紧密,而近期全球资本动荡也本该归因于美联储9月计划加息,绝非中国汇改。

  纠正上述误解确有必要,但同时,我们更应该自我反思,造成上述乱象与误解的原因。坦率的说,上述态势的出现反映了全球范围内中国金融话语权仍然非常弱,提醒我们,未来进一步提升决策层与金融智库的国际视野,积极与全球投资者沟通,传递中国态度,避免误解,增强国家软实力仍然任重而道远。 

  全球金融动荡与美联储加息预期联系更为紧密

  文章认为,新兴市场国家贬值很难说是由于中国贬值引起的,实际上与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加密切相关。目前全球股市和汇市的动荡,其实背后也主要源于美元的持续升值和美联储即将到来的加息政策。

  可以看到,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增加是史无前例的。数据显示,美联储当前资产负债表高达4.5万亿美元,相比于第一次量化放松前扩张了4倍有余;日本央行自安倍经济学出台以来,加大量化宽松力度,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了2倍有余,如今接近350万亿日元;欧洲债务危机以来,欧央行资产负债表也曾大幅扩张,后危机有所平息,才逐步回落,如今又重启宽松之路。

  可以说,发达国家危机后的量化放松以及其退出困境是引发新兴市场国家动荡的首要原因,中国也深受其困。

  通过梳理历史,可以发现,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冲击”开启美元本位制以来,美元每一次反转都往往有危机相伴,换言之,美元本位制下,金融危机变得越加频繁。

  第一阶段(1971年-1979年):美元下降周期。伴随着“尼克松冲击”,美元相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一次性贬值15%,从此美元进入持续贬值周期。自1971年8月到1979年底,美元指数贬值27%。与此同时,伴随着美国和全球货币供应量的急速增长,同期石油、贵金属、基础原材料价格飞涨,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陷入史无前例之“滞胀”。

  第二阶段(1980-1985年):美元强势上涨周期。为摆脱滞胀,1979年保罗•沃尔克救人美联储主席,强力提升美元利率,1980年4月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17.61%,也将美国推向了强势美元时代。其后,里根入主白宫,提出稳定货币供应量、减轻税负、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四项措施,美国实体经济重新恢复增长,进而带动美元出现了5年的强势上涨周期,截至1985年2月,美元指数曾一度高达158,导致本轮美元上涨幅度超过80%。

  然而,同期全球金融市场却动荡不断,最为有名的是拉美债务危机,尽管外债过高时爆发拉美危机的内在因素,但早前弱势美元导致的资金远远涌入与美元强势回归后资金的大举撤出成为了拉美危机的加速器,从此,拉美地区经历了历史上著名的“失去的十年”。

  第三阶段(1986-1995年):美元下降周期。由于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面临着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困扰,而紧缩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也维持了美元五年内强势的趋势,到1985年,美国政府试图运用的综合贸易及竞争法案干预外汇市场,促使当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货币升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制造业。最为著名便是1985年9月,美、日、德、法、英五国财政部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的广场协议,拉开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

  此后,日元大幅升值,国际资本在高利润的驱使下,大举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终于导致最后日本泡沫危机的爆发,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相继崩盘,进而蔓延至银行金融和整个经济体系,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第四阶段(1996-2001年):美元上涨周期。美国互联网经济的全面爆发使得1996年美元开始进入上涨周期,当时以美国为首的信息科技革命吸引大量资金重新流回美国,参与直接投资和证券买卖。直到2001,互联网泡沫破灭导致信用市场急剧萎缩,起源于1996年开始的强势美元周期导致本轮美元指数上涨约45%。

  于此同时,大量国际资金流回美国也加剧了亚洲市场资本流出,最为著名的是1997-1998年那轮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亚洲各国资产泡沫加速破没,经济与金融体系遭受重创。

  第五阶段(2002-2014):弱势美元周期。在长达十余年的美元疲软周期中,美国利率与汇率走势并不一致,国内利率变化程度较大。首先,伴随着世纪初的网络泡沫破裂,以及其后的911恐怖袭击,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信心深受打击,资金开始大规模流出美国。

  而为防止美国经济陷入持续衰退,美联储在2001年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累计降息5个百分点,创下了1981年以来“最为猛烈的降息轮回”,直至2004年6月,为防止通胀,格林斯潘与其继任者伯南克相继启动了17次加息。尽管加息成果的应对了通胀,但也加速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并随即由“次贷危机”演变成影响至今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后的数年,美联储相继推出三轮量化放松政策,资产负债表迅速攀升,也维持了美元本位制以来最长阶段的美元弱势格局。

  第六阶段(2014年-至今)可以看到,始于去年3月的美元升值周期,美元从不到80,一跃升至如今的95,涨幅超过20%。与此同时,不难发现,近两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几经动荡,已经十分脆弱。可以说,美联储量化放松政策退出,9月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都是新兴市场危机的催化剂。

  例如,俄罗斯、巴西作为金融危机后曾一度风光无限的新兴经济体,如今表现惨淡,增长陷入衰退,两国货币大幅贬值。近两个月,卢布对美元贬值28%,对欧元贬值22%。而卢布暴跌也传导至与俄罗斯同属关税同盟成员国家的哈萨克斯坦,8月20日起,哈萨克斯坦取消汇率波动区间限制,该国货币坚戈对美元瞬间由197.28贬值到最低256.98比1,贬值幅度达30%,令人瞠目。

  此外,越南央行也于19日宣布将越南盾兑美元指导价再次贬值1%,并将交易区间扩大至中间价的上下3%。而今年表现最差的亚洲货币的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其年内对美元跌幅已经达到11%,当然除了美元走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压力以及近期纳吉布贪腐丑闻升级也对其影响显着。

  相比之下,今年以来,人民币一直保持对美元小幅贬值,但对非美元货币大幅升值的态势。可以预期,此时人民币启动汇率市场化,存在贬值预期在情理之中。但因为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新兴市场国家贬值之责推到人民币一身则有些不明黑白。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