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究竟是什么将官员生生逼成了“演员”

http://www.CRNTT.com   2015-03-27 12:02:12  


 
  “演员”事小,失职事大。从信中可知,这名环保局长不仅对违法排污行为睁只眼闭只眼,背地里还弄虚作假,为被查企业提前通风报信。这已涉及不作为乃至知法犯法。这种失职虽然不是一句“我惭愧,我对不起全县人民”就能交代,却仍被他以“可是我无奈”几个字轻轻推卸。

  涉事环保局长的匿名信,诉说的其实仍是一种苦衷,表达的也仍没超出“吐槽”的范畴。但若说苦衷,谁无苦衷,要说吐槽,谁又无槽可吐?与这位环保局长在网上获得的巨大同情不同,匿名信中的“县领导”俨然成为“万夫所指”。但设问一下,如果允许那位县领导来掏掏“心窝子”,会不会同样少不了许多不得已之苦衷,谁又能否认他不是某种意义上的演员?

  问题就在这里: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权力结构,使得拥有权柄的人都成了权力的侏儒,使他们宁可违背本性、背弃民意,也要听令于上级并莫敢不从?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将一些地方的官场生生逼成了“秀场”,将官员逼成“演员”?制度呵护人性中向善一面的力道,又去哪里了?

  一说环保体制,总难免有人要求垂直管理。我倒是觉得,一切公共权力只有找到它所服务所敬畏的对象时,才可能理顺体制。这个对象,便是民众。孙立平先生说过,体制需要一种舒展的灵魂。如果权力总未能真正从民意及公共价值中找到信仰,而仅仅满足于封闭运行、仰上级之鼻息,便难免“整天满腹心思、愁眉苦脸、神色紧张、不苟言笑”。

  作者杨耕身(媒体人)  原标题:究竟是谁将官员生生逼成了“演员”

  来源:新京报 2015-03-26 11:18:36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