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以城镇化推动消费增长 | |
http://www.CRNTT.com 2015-03-27 10:24:51 |
第三,农民社保水平低,收入中就会有一部分转化成社保储蓄起来,直接影响了农民消费。 城镇化蓝图和政策设想 文章表示,首先应评估有多少农民需进城。按照目前的统计,农村户籍人口有8.9亿人,但其中有3000万人已在城市长期生活,所以可按8.6亿人计算,这与卫计委统计的农村“新农合”人口数也是相符的。 如果按日本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3.2公顷耕地面积计算,中国有3300万农业家庭就够了,如果每个农民家庭有2个劳动力,则未来农村人口在7000万以下就足够,相应需要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总量就是8亿人。如果到2035年中国人口是15亿,则届时的城镇化率是95%。在这个水平,无论怎样衡量中国都已是一个现代化国家了。 如果农村人口从目前的8.6亿减少到不足7000万,则农村人均所拥有的耕地资源将是目前的16倍,如果把目前的农村人均务农纯收入3000元提升16倍,就是4.8万元,比去年的城市人均收入高出2万元,不仅可以承担更高的物耗水平,也再不用到城市打工谋求提高家庭收入。 目前第一产业仍占用了2.4亿劳动力,如果在推动大规模城镇化的同时,推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家庭规模经营,有3300万劳动力就够了,就可以解放出2亿农村劳动力,中国就不会再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城市工资上升压力相应就可以减缓了。 如果未来20年有8亿农民进城,平均每年就需要安排4000万农民转为市民,要求城镇化率的年均提升速度是5.4%,是目前的5倍。根据有关方面的分析,每个农民转化为市民,包括居住、社保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共需25万元。8亿农民进城,20年内总共需要支出200万亿元,分解到每年4000万人进城,就是10万亿元,相当于去年GDP的15%。我国政府目前负债率还未超30%,提高15个百分点的负债率应该不是难事。此外,如果通过推动城镇化,把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提高到目前城市人口的水平,我国的消费规模将会增加2.5倍,可保9%以上的增长率继续20年。由于城镇化滞后严重抑制了消费需求,推动城镇化就是推动消费增长,而给进城农民提供住房和社保,就是直接给农民制度补偿。中央政府也应规划好未来20年8亿农民城镇化过程中的空间分布,引导城镇化的合理发展。 目前进城打工的农民共有2.7亿人,加他们的农村亲属,已有5.5亿农村人口应安排进城,按年均4000万人的速度,也要到2030年之前才能转移完。可以先根据进城打工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农民进城的先后次序。 农民进城要贯彻“二换二”的原则,即农民要用手中的承包田与宅基地,换进城后的社保与廉租权。农民手中的积蓄有限,进城后马上买不起房,要给他们提供廉租房。“二换二”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建立在农民自愿基础上的。不愿交出土地的打工农民,在城市一定已经取得了某种社保和居住条件,就应允许他们保留在农村的土地利益,总之这本账要让农民自己来算,划算了才会自愿“二换二”。实际上“一换一”也可以,即只用宅基地换廉租权,或只用承包田换社保。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