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新常态着眼于“双目标”

http://www.CRNTT.com   2015-03-16 09:39:16  


新常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以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讯/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跨入新常态。新常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以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同时,未来居民收入增长和城镇化将推动消费持续平稳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发展和广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意味着投资仍然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必将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明显提升。潜在增长能力和充裕的财政金融政策资源,无疑有助于我经济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运行在中高速的增长轨道上。相比较而言,实现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更加需要促改革和调结构的稳步推进。其中,深化金融改革尤为重要。

  中国证券报发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文章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利率市场化、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持续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而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和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亦已破题。金融领域深化改革,在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必将有助于实现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

  文章分析,利率市场化是一场重大的金融改革,是国民增加值在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重新分配。通过利率水平、信贷可持续和融资结构变化等途径,利率市场化将对企业和居民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利率市场化将使资金价格能更准确地反映市场的实际需求和供给,有助于提高资金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当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时,资金配置效率将会提高,资金会流向收益率较高、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当前,中国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尤其是与信息、消费等相关的、有政策支持和引导的新兴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在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有助于企业加快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中国经济从简单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内涵集约式的增长模式,推进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开放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是近年来呼声强烈的一项改革。目前,坚冰已经打破。作为中国主要的融资中介机构,银行业大机构多、国有机构多是两个重要特征。小微企业融资难其实是民营企业融资难,本质上是制度缺失问题。解决之道应该是持续地发展民营金融。让市场化导向和商业意识较强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以改善市场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加顺畅地进入民营企业,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民营银行的主要历史使命应该是改善银行业结构,促进资金更多地支持小微企业。未来一个时期,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主要不应该是建更多的大中型银行,而是建立一大批小型商业银行,以“门当户对”地为小型民营企业服务。监管审批应确立和坚持这一导向。开放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促进小型商业银行发展,必将有助于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尤其是可以为“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涉外金融方面的各项改革和开放,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配置各类资源,以及更为有效地控制风险,从而促进中国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