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印度:下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

http://www.CRNTT.com   2015-02-05 10:46:06  


 
  2008年前,印度经济获得了9%的高速增长,但全球金融危机后,增长下跌到6.7%,后来又回升到7%、8%,2011、2012年又接连降到4.9%,2013年继续降到4.7%。莫迪总理上台后,大刀阔斧提出了十多项改革目标,立言要把21世纪变成印度的世纪,要把印度变成一个强大国家。特别高调启动“印度制造”计划,提出将印度打造成新的“全球制造中心”。据印媒报道,“印度制造”是莫迪亲自操刀为振兴本国经济量身定制的关键性计划之一,旨在以加强制造业为突破口,为成就世界强国“夯实基础”。为此,新政府将首批25个行业列为重点,承诺将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并提供一系列相关配套优惠政策,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将印度经济拉回快速增长轨道。

  在莫迪总理的努力下,2014年印度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增速上升至5.8%。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及2016年前景》报告预计,2015年印度将引领南亚地区经济增长达5.4%,将创4年来新高。印度经济总量约占南亚经济总量的70%。

  如果不考虑基础设施与监督管理的障碍,印度具备成为制造业巨头的几乎所有的关键因素:人口红利、具有吸引力的国内市场、运输与劳动力上的比较优势、对美元相对较低的汇率,以及低政治风险。印度人民党正在酝酿大幅修订过时的劳动法,并在2015财年的国家预算中对制造业采取刺激措施。

  不过,印度经济也有致命的短板,想在短时间内取代中国而成为“世界工厂”,似还不太现实。根据德勤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印度目前的制造业竞争力位居全球第四,预计到2018年,印度将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制造业强国。虽然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使得印度的制造业颇具吸引力,但是,落后的交通与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与复杂的监管环境以及低下的管理效率,已成阻碍制造业增长的致命因素。据世界银行新近发布的报告,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印度的营商便利环境仅位列第134名。塔塔集团董事长塞勒斯·密斯特里也坦言,印度制造业要吸引外资必须更新基础设施、加强能源和物流系统。而印度经济学者夏尔马则对于印度的“人口红利”持异议,“印度庞大的年轻劳动力人口多数受教育程度和技术素质不高,政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提供劳动技能培训,他们反而会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更何况,印度最近大幅上调经济增速,只是计算口径上的“溢出效应”,一夜之间从持续停滞到强力复苏,究竟有多少实质性增长似也不无疑问。

  作者:蔡恩泽 系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财经媒体专栏作家 

  原标题:印度已具备成为制造业巨头的所有关键因素 2015-02-05 02:12: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