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豪捐3亿,中国好校友怎样炼成?

http://www.CRNTT.com   2014-11-27 11:40:45  


 
归属感很重要

  《中国青年报》曾对校友和母校的关系作过一个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146名参与者中大部分表示对母校印象并不深刻,有的甚至认为自己与母校“只是一场交易”而已。

  毫无疑问,所有的校友捐赠都是自愿行为,可以算得上是“感性”的决定,对母校的满意度和毕业后的受关怀程度则是决定毕业生与母校感情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大学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才能得到校友们的慷慨回馈。学生在校期间与院系教师、班主任、教职员工的接触越多,积极参加的教学实践越多,学生日后的捐赠意愿就会更强烈。

  重庆大学校长助理赵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唐立新在重大读书时,成绩名列前茅,担任了班级团支书,同学们对他比较推崇,因此他对重大很有感情,毕业后创业,积累了财富,2006年他就产生了回报母校的捐赠意愿。”

  “信任”也是唐立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捐赠选择了一些最有影响的大学,我是充分信任高校的,在合作中我觉得这些高校有比较好的制度,能保证每一分钱花在实处。”唐立新说。

  除了在校期间的生活,毕业后学校与校友的情感维持也十分必要。在耶鲁,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各宿舍、各楼房建筑与大街小巷都不能改变风格,也不能改变颜色。耶鲁的建筑两百多年不变,校方要装修一栋楼房,稍不注意,就会有校友起诉。因为对校友而言,这些地方都记录着他们曾经的点点滴滴。平日空闲时回校逛逛,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为了加强和校友们的日常联系,校友会可谓功不可没。

  同济大学在2014年度的校友捐赠排行中,居上海高校之首。同济校友会的管理人员叶老师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同济校友会的日常运作:“我们有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关注我们的人每周都会收到图文推送。里面包括学校新闻、校友动态、校友企业的新闻报道等。我们有期刊《同济人》杂志,我们都会发送给校友。”

  谈及影响校友捐赠的因素,叶老师这样告诉记者:“如果他们对学校有很强的认同感、有归属感的话,他们就更愿意捐赠;如果我们校友会服务好每一位校友的话,他们会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怀。”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副教授也曾分析指出:“让众多校友事业成功后回馈母校,还要看大学对学生们好不好,因为富豪从来都不与慷慨和感恩直接挂钩。能够培养出一批财力过人的校友,并能在日后吸引他们为其母校捐赠,只有建成最关爱学生的大学,才有资格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候选人’。”

  教育专家熊丙奇则认为,学校要整体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和校友的交流与沟通,帮助校友走向社会获得成功,而不仅仅是在校友“发达”之后,再和其取得联系,等待其捐款,“学校应该把校友作为重要的办学资源,在学生求学期间,提高教育回报率,增加学生对母校的情感,在校友毕业走向社会时,母校一直保持和校友的沟通,并通过校友会组织,帮助校友开展事业,让所有校友感受到,母校在认真办学,把每一分钱用到帮助所有学生成才、成功上。”

  作者:应 琛 2014-11-19 11:55:36 来源: 新民周刊(上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