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依法治国中国经济新红利

http://www.CRNTT.com   2014-11-11 09:40:26  


  中评社北京11月11日讯/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颁布,“依法治国”顶层设计的基本轮廓已逐步明晰,其内在战略判断和考量充分体现了新的国家治理理念,特别是推进法治建设将带来新一轮经济红利,有利于全面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成为国际化高水准的市场经济法治国家。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表示,法治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是由市场主导配置资源,由法治提供竞争规则,引导公平竞争的经济。法治为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提供一整套竞争机制,引导市场主体以有限资源去追逐最大化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享有法治所保障的经济自由,拥有独立的经济权利和责任,这就促使市场主体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在竞争中取胜。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就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并使这套法律制度得以全面实施。

  文章提出,法治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提。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了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阶段。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规模跃升为全球第二,然而由于法治建设的相对不足,不同程度导致了“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改革要进一步向前推进,阻力与日俱增。因此,所有的改革必须在法治框架内展开,以法治方式推进改革,需要改变由政府或者完全由市场主导改革的局面,使其逐步变成由法治主导改革。而从国际经验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转型能否成功,能否避免“拉美陷阱”,一个法治、公平、市场化的体制能否搭建常常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法治是对政府权力边界的规制与限定。法律底线之上,法律红线之内,权力可依法运行,法律底线之下,法律红线之外,权力运行因违背法律而被禁止。当前,我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根本变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正向纵深推进。近期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加快建立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三张清单三位一体,具有清晰的改革逻辑。“负面清单”瞄准政府与市场关系,打破许可制,扩大了企业创新空间。“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瞄准规范政府权力,做出明细界定,是自上而下的削权。要用系统性的法律法规来明确规定政府管理经济的各种行为,减少政府过多干预,建设以法治为主的市场监管体系。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