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中评论坛:统合论与两岸和平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4-08-09 00:08:16  


 
  最后,我也认为,台湾方面要重新考量一个问题。台湾现在在两岸关系互动上,有两个症结点是必须要面对的:

  一是,两岸经济实力的差距,目前为止仍然拉大当中。20年前,大陆的GDP大概只有台湾的两倍大;台湾的人均所得是大陆的30.3倍。可是,到去年为止,大陆的GDP是台湾的18倍;台湾的人均所得只剩下大陆的3.3倍。因此,可以清楚看到,这二十年来,两岸的经济实力在快速拉大之中。广东省的GDP就已经超过一兆美金,大概是台湾总体GDP的两倍以上,人口也超过一亿。所以两岸经济实力,在短期与可预见的将来,仍然在拉大。

  虽然两岸经济实力不断加大,但是台湾内部自我认同、族群认同、统独认同、国家认同,在快速强化当中。现在只要谈到两岸是一国还是两国,以及你自认为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还是一国两区、一国两府。只要一国概念,台湾民众的反对度都是在50%以上。很清楚,两岸经济实力的落差,与台湾内部的政治认同、制度认同愈来愈强,这两股力量背道而驰,因此这部分如何处理?殊值有志之士审慎思考。

  二是,宪政结构性的困境。依现行“宪法”,不管是“中华民国宪法”还是增修条文,依现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既有法律,两岸关系当然就是非国与国关系。但是依台湾民众主观想法,多数认为两岸是两国关系。在此情况下,依宪依法的规范,以及依民众主观上的认知,这两者之间存在巨大落差。这也就是为什么,马英九既要恪遵“宪法”,也要外加“不统、不独、不武”作为政策主张。因为台湾的政治人物,基本是为了选票极大化,很少提出理想。政治人物要与社会主流民意相结合,因此这两者间,如何处理。依宪依法、或是依民众主观感受,这是法理与政治现实的落差,如何寻求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亦属关键。

  第三,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个完全无解的习题。这几年来我一直在观察,曾几何时,现在很多台湾年轻人,虽然对政治问题存有自己主观上的期待;但是他们也上淘宝网买东西,大陆小米机秒杀供不应求。曾几何时,很多台湾民众,也大量使用大陆手机、网络、即时通讯软体。从这些方面,让我们看到未来两岸关系,其实是复杂需要论述的;两岸关系中如果只有单一政治问题、主权问题、统独问题,都难免与现实生活存有落差。如果统合是体现和平,需要相互包容、发展与创新的实践过程,我们仍然还有很大的努力与发挥空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