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薛理泰:马航事件的大国战略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4-08-04 09:41:13  


 
  令人诧异的是,迄今国际社会迟迟未把前述程序付诸实施。俄罗斯或许意存推诿,可以理解,而在亲俄武装力量表示同意国际专家小组前来现场调查以后,美国、欧盟专家小组迟未成行,就诚所未解了。

  据美国高级情报官员透露,照片、社交网络、声纹分析和环境证据揭示,从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力量控制的区域发射的一枚SA-11型导弹击落了MH17客机。至于究竟是谁发射导弹及其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在“俄罗斯协助创造下的环境中”,由“缺乏训练的队伍”发射了导弹。

  白宫发言人7月25日直截了当地指出:“我们得出了结论:在这场悲剧中,普京和俄罗斯人是有罪的。”白宫如此做法,自然是旨在联合欧盟及七国集团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制裁。

  关于罪责归属一说,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讲话令人感到蹊跷。早先他坚称客机是乌克兰政府击落的。最近他的口风改变了。他指出,乌克兰政府不断对乌克兰东部地区亲俄武装力量发动进攻,“是当前这种糟糕状况的罪魁祸首”,因此,乌克兰政府是这场灾难的“终极凶手”。为此,他要求进行“全面、公正的调查”。

  在普京口中,乌克兰政府从“直接凶手”变为“终极凶手”。这也可以被理解为,普京认为,正是因为乌克兰政府一味诉诸军事进攻,造成了当地紧张而混乱的局面,仓促之间,一支训练不足的队伍发射了导弹,就在所难免了。有鉴于此,追源祸始,他认为责任仍在基辅当局,所以称为“终极凶手”。此语实堪玩味。

美俄的矛盾趋于尖锐化

  过去民航客机数次被击落,例如美国击落伊朗客机、前苏联击落韩国客机等,当时成为严重的国际事件,却并没有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或谓马航MH17被击落,可能重蹈覆辙,时过境迁以后,当前的争端始终未获解决,终究也会风流云散。

  笔者认为,这次空难事件对于大国战略博弈的影响至巨。主要依据在于,从大势着眼,今日不同往时矣。

  首先,国际争端的演变史表明,若涉及民族矛盾或宗教矛盾,均有尖锐化、长期化的发展趋势。总体说来,当事方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调停。

  历史上,俄罗斯为了泛斯拉夫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以国运相赌。当年俄罗斯为了保护塞尔维亚,不惜与奥匈帝国及其后台德国交战,酿成一次大战。二次大战时,德国、苏联交战也同南斯拉夫有关,德国先出兵占据了南斯拉夫,两个月后才全力入侵苏联。

  当年俄罗斯为了泛斯拉夫民族,尚且以国运相赌,承担了民族牺牲,更何况如今俄罗斯是为了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本族民众,岂能善罢甘休。假若外界认为,莫斯科迫于美欧的制裁压力,会对乌克兰东部地区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殊死斗争作壁上观,不敢越雷池一步,恐怕是奢望了。即使莫斯科的反应在一时间趋于沉寂,条件成熟时,依然会破土而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