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徜徊在大学中的权力幽灵

http://www.CRNTT.com   2014-03-10 12:12:39  


  中评社北京3月10日讯/东方早报日前登载文章《徜徊在大学中的权力幽灵》,文章说,中国的大学其实质是官僚体系的衍生机构。官僚的本质是权力主导,因此,和别的官僚机构一样,中国的大学主要也是围绕权力而运转的。
 
  这是个权力主导一切的时代。大学也不例外。在中国尤其如此。这就是笔者多年在大学工作、生活的最大感受。

  就西方的大学而言,它与政治保持有一定的距离,而且,行政主要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因此,教授群体有着最大的权力。这种权力配置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思想市场的自由、对知识和创新的追求、对教师的公正评价和选拔、对学生的人性化尊重和看待。

  然而,就中国的大学而言,其实质是官僚体系的衍生机构。我们知道,官僚的本质是权力主导。因此,和别的官僚机构一样,中国的大学主要也是围绕权力而运转的。

  对于中国大学里,权力在寻租腐败、捞取课题、发表论文中的横行无忌、兴风作浪和所向披靡,笔者想各位读者已经见怪不怪了。今天,笔者想告诉各位读者的是,青年教师和学生是如何在权力租金的诱惑下,走向权力膜拜、权力追逐和急功近利之路的。

  先讲一个学生追逐权力之路的例子吧。笔者的一个同学A在国内一所知名大学任教,很优秀,全国百优博士论文获得者,也在国内的《经济研究》和国外的顶级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但他没有行政职务。他所在大学的一个本科生B,很聪慧,是一个做学术的好料子,也有志于学术。B曾得到A的多次指点。A觉得B是一个可塑之才,很想B报考自己的研究生。B也曾对A说,想师从A。于是,A想,B报考自己应该是板上钉钉之事了。孰料,报考前夕,B找到A说,不师从A了,而想选择该校的一个校领导C做导师。A很诧异,苦口婆心地为B分析选择自己与选择C的利弊:C非经济学专业出身,而是半路出家,也未见其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更重要的是,作为校领导,诸多行政事务缠身,根本无暇指导学生,因此,选择C对于其学术之路助益不多;而自己呢,专注于学术,可以为B提供诸多学术上的指导与合作。B说,这些他都想到了,不过,他还是决定报考C的研究生,因为C是校领导,有许多权力资源,而A却没有!A听此,崩溃无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