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千岛湖水下古城开发之惑

http://www.CRNTT.com   2014-03-04 12:51:51  


 
旅游产业内忧外患

  千岛湖建湖之前,淳安航运发达,是徽商水运的必经之路,也是浙江省甲等富裕县。1959年前后为建新安江水电站,原淳安、遂安两县城及30万亩良田被淹没水底,29万人移民,155家企业外迁,原有基础设施损失殆尽,未获经济补偿。

  相比杭州其他县区,淳安的经济因此倒退了30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才恢复到建湖之前的水平。上世纪90年代,正当乡镇企业处于改革发展的跃进期,应浙江省要求,千岛湖的环境保护工作升级,全县40余家造纸、化工、电镀等污染企业全部被关停,成为浙江首个实现环保目标的县。

  像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近年来土地财政也左右了淳安。2008年24亿元的土地出让金,创下了淳安县史之最,是当年本地财政收入的2倍以上。即便是地产市场投资较为黯淡的后续几年,也贡献了至少每年12亿元的土地出让金。

  但是,淳安的土地财政模式如今也遇到了另一种压力。近两年来,因违规填湖开发高尔夫球场、别墅、酒店商业项目,千岛湖风景区接连受到央视等媒体指责。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淳安在2012年提出了“以湖兴县、蝶变淳安”的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大推进”“千亿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其思路是做大旅游主体产业。

  按照淳安县设定的“十二五”(2011-2015)规划,这5年里淳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发展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进一步进位争先,到2016年,生产总值超2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冲20亿元。

  《淳安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淳安的旅游经济总收入要由2010年的45.4亿元增至100亿元,“旅游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力争达到15%以上”。

  方阳透露,目前纯粹的千岛湖旅游业收入占据了淳安县GDP总量的15%左右。但如果算上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比如餐饮、疗养等,则占据了淳安GDP总量的41%左右。以此衡量的话,意味着淳安的旅游产业的比重还会增加。

  不过,千岛湖的旅游业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来自外部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近年来国内景区数量越来越多,游客出行的目的地越来越不确定;另一方面则来自内部,根据《淳安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的说法,千岛湖的“观光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参与性活动项目少,景点改造任务繁重;按照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要求,休闲旅游产品的丰度不够,参与性不强,体验性项目较少”。

重建,另类商业开发

  2012年,央视直播了千岛湖底寻访千年古城的节目,在电视画面上出现了在水下拍摄的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

  水下古城名声大振,各方资本也闻风而至—这显然是一个好的商机—水底旅游既是怀旧的好载体,同时也可迎合人们的探险、猎奇欲望。

  “这两年找上来的企业老板很多,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资源,有商机在。我们欢迎各种民间资本。”张宏根说。

  某种程度而言,文物开发与保护、政府监管与企业利益,是两对长期共存的矛盾,只有经过对撞和磨合,才能达到相对平衡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