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王昆义:华山论剑太冷 脑袋都冻僵

http://www.CRNTT.com   2014-03-03 00:25:41  


 
   怎么看民进党的数字游戏

  事实上,“一娴”所引用的是民进党“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中所列举的数字,但是这些数字到底又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呢?“一娴”很简单的把这些数字的意义归类为“台独、对抗”两个概念, 其实是有说等于没说。“台独、对抗”本来就是民进党从对抗国民党威权体制以来,一直使用的两项利器,现在国民党执政者好像对这两对字已经无感,所以并未见马政府对此提出批判,反而是大陆批判民进党的声音要大得多。这对民进党“反中派”就会认为已经达到他们的目的,所以不能简化的认为9次的“华山会议”,只是民进党耗尽人力所做出来的不切实际的作法,对于民进党凝聚对中共识,并没有多少用处。

  民进党在举行9次的“华山会议”中,虽然找来629人来出席会议,但是这629人去过大陆者恐怕不到一半,而对大陆提倡“和平发展”的理解恐怕又不到一半,他们真正对大陆的对台政策能够有充分瞭解者,剩下的也许只有个位数。所以民进党找越多人去开会,只能说是使用“人海战术”,让外界以为民进党真的很认真的要检讨“对中政策”,但就是因为民进党内对大陆对台政策有足够理解者太少,反而阻碍民进党选择比较具有开放性的“对中政策”。

  从这里大家应该可以理解,民进党举办9次的“华山论剑”,大家的脑袋并没有被台北的鬼天气给“冻醒”,反而是被“冻僵”了,所以讨论了半天,民进党所谓的“对中政策”,就像狗咬尾巴一样,只能在原地团团转,大家既然不瞭解大陆,又哪里敢给开放的对中政策投下一票呢?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谢长廷主持的那一场,他的幕僚一直找我去参加,但是礼拜四下午我刚好有课,我宁愿负谢长廷,也不愿负我的学生,所以我就婉拒了。其实,我知道民进党中国事务部找很多人参加,也不差我一个人的意见,我已经比别人幸运了,可以在许多媒体上发表我的意见,所以还是去上课比较真实。

  我是认为民进党的“华山论剑”虚拟情境者多,真实情境者少。这跟大陆时常举办大型的两岸关系研讨会一样,一、两百个人参加,怎么可能在两天的讨论中得到共识,以致于每一场研讨会的结论都差不多,所以如果要问举办这些会议的意义在哪里,恐怕连参加的学者也不见得说得出来。

  所以民进党“华山论剑”的最终结果,就像没召开过一样,每个人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不变,当然也不可能提出跟大陆对话的“政治基础”,因此,也就谈不上谁输谁赢,或者是苏贞昌“大挫败”的结果。

  其实,如果从一个反面的角度来思考,当柯建铭提出“冻独”的想法以后,大陆国台办若不是那么正面的给予评价,也许还有机会被列入总结报告的议题中,但就是因为国台办太快的反应说是一项“积极的信号”,这一句“赞美”之词,恐怕让柯建铭吓得连他自己都不敢争取列入议题中。要知道,如果民进党只有柯建铭一人是“有识之士”,其他的人都不是,这教柯建铭以后在民进党内怎么混呢?

  一个团体的存在,一般都会出现“团体思考”的现象,柯建铭提出的意见也许不错,但过去谢长廷提出那么多“一国两市”、“宪法一中”、“宪法各表”等,谢长廷可以说是在民进党内对民共关系最努力的思考者,但好像也从来没听过国台办给予正面的评价,如果柯建铭只是即兴式的提出“冻独”的想法,就成了大陆眼中的“有识之士”,这叫谢长廷情何以堪,所以谢长廷想必也不会支持“冻独”的想法。

  过去我一直主张,民进党也可以学马英九口述“不统、不独、不武”的想法,但其他的什么“国统会”之类的机构也没恢复;民进党只要口头宣示“不独”,其他的都不动,就看大陆如何接招。但这么简单的提议,民进党不但做不到,还非要找那么多人陪着党主席玩数字游戏,最终还要挨红蓝绿的“有识之士”唾骂,显然苏贞昌是皮痒,才会做出这种蠢事。

  但是苏贞昌真的“蠢”吗?当然不是,以他在台湾从事政治运动那么多年,他当然知道自己的立场与定位,如果这时候他把“冻独”列为总结报告时的议题,万一不小心通过了,这才是他的挫败。

  毕竟,从他担任民进党主席以来,他的“反中”旗帜就相当鲜明,而现在党内的天王能够支持他的立场者就只剩下游锡堃,所以无论如何,他也要把游锡堃推上新北市的竞选位阶上,尽管游锡堃不见得能够战胜朱立伦,但是上次新北市选举民进党的另一个如日中天的“太阳”蔡英文也没选上,而她的光芒至今仍照耀民进党。所以,只要游锡堃参选过,苏贞昌就可以跟游锡堃结合成一个“反中连线”,这样才有助于2016苏贞昌更上层楼。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