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为“文化极品”招魂: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器物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4-02-26 14:41:28  


 
02 中国传统文化重在精神价值

  实物与制度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虽然上文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分成三个层面,但这三个层面并非并列关系,而有内在逻辑联系,可以分出主次。学者庞朴认为,实物层面的文化是最表层的,也是最直观的,是一个民族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心理层面的文化是最深层的,深刻地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并左右着其行为方式与思考方式;而制度文化介于两者之间,其内核偏向于心理层面,而外在形式偏向于实物层面。因此,由浅入深地排列,应为实物层面、制度层面、心理层面。

  实物层面与制度层面相互牵动和制约,心理层面又不断渗透到实物与制度层面。三个层面彼此交错,组成有机整体。这三个层面不是完整的,而是相互融通的。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历史的复杂性让这个三个层面容纳不同的东西,具备开放性。如果各层级出现断裂的话,就会造成社会的断裂。心理层次的传统文化反映在制度上与实物上,而制度与实物上的推进,影响着群体心理层面的成长与改变。与实物和制度层面的传统文化相比,心理层面的文化变化缓慢。

  传统文化的内核不是死的东西,而是从过去一直发展到当下状态。从实物层面看,它们是传统文化的直观表现,体现的是传统技艺的水准,以及历史文化的遗存。技艺有延续,但实物多为静止的,难以归到传统文化的核心里。如,人们用什么器具或喝什么茶已经国际化,与具体所在国的文化内核关联不大。此外,制度层面的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多数都被连根拔起了,从中探寻传统文化的核心更为不可能。

  中国传统文化内核需从精神层面找寻

  心理层面或称精神层面是传统文化内涵的最深层次。当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审美情趣、心理特征、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是传统文化在今天的表现。这层朦胧又晦涩的心理帐幕,将不同文化隔开,是区分“我们”与“他者”最根本的因素。木心在文学讲义中强调,西方汉学家无论汉语多好,都读不懂中国的诗歌,那种美的意境只有中国人能懂。同样道理,中国人很难理解西方的音乐,但对那些加入了中国元素的东西,一下子就能听出来,如雅尼的《夜莺》。

   全球化的今天,人的价值观与心理认知出现巨大变化,但依然留有传统的烙印。最近关于“富二代杀人案”的报道中,有一个细节较为醒目,他与朋友聚会时,经常抢着买单,这算是典型的文化性格。这种文化性格与孟尝君散财接济士人等历史公案一脉相传,即传统伦理“义”的现代反映。传统文化在当代人身上留下的印痕绝不止此,而这些才是探讨传统文化内核的着眼点。

  心理层面的传统文化,可以理解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在内的精神学术,但也可理解为,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文化形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有两点对后世影响最大,一是以人为核心的伦理观,二是修齐治平的价值观。把握着两点,就容易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