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大陆人的“恩主心态”从何而来

http://www.CRNTT.com   2014-02-19 11:40:48  


 
  对美债等一些问题的不了解也促成了大陆人恩主心态的形成

  把生意当作恩情是一种错误认识,而认为“购买美债”这样的行为也是恩情则源自对复杂金融问题的不了解。

  实际上,中国购买美债也是一个双赢的生意:美国国债至今并没有不良记录。无论多大的困难,就是在二次大战中,也总是到期还本付息,从来没有违约过。美债因其优良的信誉,被世界各国认为是“最可靠的资产”。如今,美国国债的日交易额为5000多亿美元,全部可交易公债的年换手率为33次,美债依旧是全世界容量最大且流动性最好的资产市场。

  总结来看,中国超过3万亿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债是最稳妥的选择之一。而把中国购买美国国债这种自愿的投资行为,延展为中国成为了美国的恩主则显得十分荒谬。

某些社会因素以及宣传,使得有些人认为“恩主心态”理所当然

  除了对交易的错误认识以及对某些金融知识的不了解,大陆人在生意中的“恩主心态”也受到了不少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宣传的影响:

  随“大国崛起”而滋生的“强国心态”,令部分大陆人有居高临下的心态

  在快车道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使得短短二十年间,香港的地位就从亚洲的金融中心逐渐被变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大城市。香港如此,其它地方的情况也类似。在这种地位的快速升降间,中国大陆人的心态也有一些变化。随着大国的崛起,一些大陆人在外面的“强国心态”就显露出来。毕竟大陆人背后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就使得部分人会秉持一套高高在上的大中华居高临下的心态,用一套狭窄、闭塞甚至敌意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一些事情,强化了“恩主”的感觉。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就曾评论到:中国面对诸如非洲国家这样的穷国小国时,对和这些国家经贸之中的摩擦要认真对待。不应该在互动中一面强调“友谊”的口号,一面又以一种恩主的姿态出现。

  在政府对资源的高度的管控下,国家政策对经济的巨大影响力也会带来误读

  此外,中国大陆相较于其它国家与地区拥有一个十分强势的政府。常常是政府决定政策如何,资本就如何运转,而享受到政策“照顾”的地方就能快速获得繁荣。这就给不少人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某地经济发展得好,一定是政策好,获得了国家的支持”。而这种误读同样也会强化“恩主的心态”,让一些大陆人觉得某地变得繁荣是“沾了政策的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