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苏东坡《功甫帖》漩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0 13:54:09  


  ​
半路杀出个朱绍良​
 ​
  2014年1月1日,上博单国霖、钟银兰、凌利中在《中国文物报》发表两篇学术报告,详解《功甫帖》为何并非真迹;1月2日中午,刘益谦针锋相对发表第三篇声明,名为“回归学术,回归理性”,认为《中国文物报》刊登的“研究成果”是以上博3位研究员个人名义发表的,且两篇文章观点不尽相同、内容互相矛盾。1月11日,《新民晚报》再次整版刊发上博研究报告《〈功甫帖〉一点补遗》。​
 ​
  自《功甫帖》卷入赝品漩涡以来,“双钩廓填”这一生僻的古代书画用词一时像“三聚氰胺”一样被普及。在大众感觉云山雾绕之际,博物馆系统研究员们三缄其口,市场中成长起来的专家对此帖为伪作之说倍感荒谬。​
 ​
  3位研究员质疑《功甫帖》为假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
  1.此帖为侧锋入笔,不是苏轼笔法;2.此为从拓本摹来;3.石花、斑点、圭角、棱角状,以及牵丝、飞白、散毫、枯笔等运笔与笔触,均属石刻拓本中非人工自然书写而产生痕迹;4.清初藏家翁方纲的题跋对不上;5.徐邦达没有见过此帖;6.此帖为“双钩廓填”;7.用笔偶成锯齿状。​
 ​
  宋元书画专家朱绍良对此一一反驳:​
 ​
  1.首先翁方纲题跋对不上是有先例的,故宫博物院所藏欧阳修的《灼艾帖》上,翁方纲的题跋也对不上;​
 ​
  2.现已找到徐邦达发表在《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年02期上的文章:“其中苏书《功甫帖》、米芾书《恶札帖》,现藏上海博物馆,皆真迹无疑。”表明徐邦达确然亲眼见过此帖无疑,而且徐邦达先生将此帖编入《徐邦达集•古书画过眼录》;​
 ​
  3.“双钩廓填”,简单说就是先用细线描出两边边儿,因此叫“双钩”,然后用墨填满。因填墨时墨色不均,所以在阳光下非常易于辨认,但不上手实物看不出来,此作假方法极为简单幼稚;​
 ​
  4.从拓本刻摹而来,纯属无稽之谈,历来都是从墨迹转化为拓本,很少从拓本转化为墨迹,历史上只有一个不成功的例子,就是颜真卿的《裴将军帖》;​
 ​
  5.钟、凌两位研究员认为此帖笔画是侧锋出笔,一定为假,但是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上博顾问谢稚柳就认为,苏轼笔法一定是侧锋出笔。对比苏轼所有墨迹,左低右高、侧锋出笔、八面出锋、笔浓墨肥是苏轼书法的典型特征。这一点黄庭坚在《山谷集》中记载得很清楚,上博没有认真研究就放炮;​
 ​
  ……​
 ​
  朱绍良说,“我们要保护毛毛。刘益谦已经花费几十亿收藏古代书画,如果把这么一个指标性的、风向标式的人物打垮,我们的市场还有我们民族的文化恐怕就没有一个薪火传递的人物。”​

  朱绍良公开发表声明称:如果刘益谦不堪其扰想放弃《功甫帖》,自己愿意收藏,并已经准备好资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