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索契复兴 普京之梦

http://www.CRNTT.com   2014-02-13 11:40:28  


 
索契冬奥会的地缘政治学

  另外,位于南俄地区的复杂民族背景也让索契冬奥会有着特殊的地缘意义。根据小秋向当地许多俄罗斯人询问后得到的答案,除了俄罗斯族外,索契附近生活着40多个少数民族,主要是亚美尼亚族、格鲁吉亚族和阿布哈兹族。

  南俄地区的各个民族与俄罗斯语周边国家的历史有着一系列复杂的恩怨。以亚美尼亚人来说,由于卷入俄罗斯和土耳其的争斗,在1915-1917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土互为独守,奥斯曼土耳其人对亲俄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种族屠杀,估计受害者数量达到150万之众,是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种族灭绝行为之一。

  同时,在附近的伏尔加河流域,当地的俄罗斯日耳曼民族曾在苏德战争时期被斯大林集体流放到中亚。另外还有来自中国土尔扈特蒙古人的后裔卡尔梅克蒙古人(列宁就有卡尔梅克血统),二战时期,斯大林曾借机有卡尔梅克蒙古人参加德军而对其进行迫害, 1943年几十万卡尔梅克人被流放到中亚地。1957年以后才得以陆续返回家乡。在流放过程中,有大量的日耳曼人和卡尔梅克蒙古人死于颠沛流离和饥寒。

  还有作为斯大林母族的格鲁吉亚人,其和俄罗斯的关系同样复杂。历史上格鲁吉亚在受到土耳其等国压迫时曾视俄罗斯为盟友,但苏联时代他们又受到大俄罗斯主义的压迫。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关系恶化,2008年两国发生了短暂的战争。而格鲁吉亚独立后,境内的阿布哈兹人和奥塞梯人又有着亲俄罗斯的立场,并希望借助俄罗斯的力量获得独立。

  在这些关系之外,更尖锐的还是俄罗斯和高加索地区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车臣族之间的矛盾。以强硬立场解决车臣问题则是普京初上台时的主要政绩。本次冬奥会期间,防止伊斯兰极端分子袭击的安保问题又成为了赛会的重中之重。

  在这种情况下,在民族、边疆问题复杂的南俄地区,索契冬奥会就承载了另一层意义。“索契位于俄最不稳定的高加索地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乏力是导致车臣恐怖主义滋长和外溢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

500亿奥运会的争议

  不过尽管有诸多的好处,但高达500亿美元的整体投入,差不多是过去历届冬奥会的总和。这也引发了许多质疑。俄罗斯《独立报》算了一笔账,索契冬奥会可容纳4万名观众的开闭幕式主体育场造价达7.34亿美元,平摊到每个座位上的造价是1.8万美元,超出历届奥运会平均水平3倍。索契最贵的还并非场馆,而是基础设施,一条48公里的公路花费83亿美元,每公里造价达到惊人的1.7亿美元。

  杨成认为诟病开支过高是一种明显有针对性的话语体系,其核心逻辑在于否定和打击普京政权的正当性,矮化和贬低俄罗斯的国际形象。“横向比较看,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奥运会的主办国都有一个超预算开支的现象,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都是明证。个别奥运会的最终花销甚至超出最早预算的10倍。何况俄在索契的所图更多是打造地区发展火车头,其绝大多数投入都是着眼于中长期的目标。从奥运效应往往在10年后才能得到体现的国际惯例看,现在断言索契冬奥会的回报率令人担忧仍为时过早。”他谈到。

  巨大投资正面临一个新的尴尬,那就是一股冬奥会“吐槽热”正在网上持续。这股吐槽热以 “两个马桶的厕所”开始,以开幕式上的“第五个没有打开的雪花”达到一个顶点。

  所谓两个马桶的厕所,源于BBC驻俄记者斯蒂文·罗森伯格1月22日的一盘文章,并被俄罗斯反对党的阿列克谢●纳瓦林拿出来大做文章。罗森伯格在崭新的“劳拉”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中心上了一个厕所,结果发现其中并排安着两个常规尺寸的马桶,中间没有隔断。同样奇怪的是,只有一卷手纸,从其中一个马桶可以伸手拿到。

  罗森博格拍下了照片传到网上,引发的反应十分火爆,社交媒体上出现排山倒海般的评论,俄国电台、电视台也纷纷报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