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应避免重蹈邻国覆辙

http://www.CRNTT.com   2014-01-21 09:07:01  


 
  私营部门经济学家的共识预测是,2014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4%,这将是自1990年(当时中国在1989年镇压天安门广场抗议后面临国际制裁)以来的最慢增速。

  当然,规模更大的中国经济以较慢的速度增长,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所作的贡献仍大于增速更快、但规模较小的中国经济。但是,就连最乐观的预测者也表示,北京方面仅仅是为了维持这种不那么带有奇迹色彩的较低扩张速度,也必须推行痛苦的经济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出的最佳情形预测是,从现在到2030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大约6%的年均增长率—前提是政府落实旨在推动经济再平衡的改革。

  排在首位的是金融业改革,它将使得政府能够应对中国的“信贷瘾”和债务负担。中国的总债务与GDP之比已从2008年的130%升至2013年底的逾200%;在其他经济体,这种债务增速往往是金融危机的先兆。北京方面正试图遏制信贷过快增长和地方政府的挥霍性借款,但它因为担心引发危机而不得不防止收紧过头。

  尽管中国领导人设想的许多改革将有助于放缓扩张,但并不是所有改革都是反增长的。

  “对领导层来说,关键将是在促增长和反增长的改革之间把握平衡,并以合适的顺序推行这些改革,”渣打(Standard Chartered)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王志浩(Stephen Green)表示。

  “反增长的改革包括去杠杆化和关闭过剩产能,比如钢厂裁员;而促增长的改革包括将更多行业—如电信、铁路和金融服务业—对民间投资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以及简化行政审批要求。”

  中国政府能以多快的速度推进其改革议程,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接受经济增速放缓。几十年来,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他们的非民选产生的执政地位有赖于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过去两年里,上半年较慢的经济增长均促使高层动摇承诺(即遏制信贷驱动的基建投资),转而放松政策,以保持GDP增长不致放缓太多。

  如果中国政府继续采用这种把龙头打开和关上的做法,被大肆吹嘘的经济再平衡可能会被永久推迟,最终局面可能会比领导人现在试图避免的增长放缓更加糟糕。

  题:中国应避免重蹈邻国覆辙 2014年01月21日07:51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