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市场是检验改革的标尺

http://www.CRNTT.com   2014-01-15 09:15:09  


 
  首先是经济增速下行。中国经济增速从2011年开始下行,2013年也面临了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有个上限和下限。上限的指标是通货膨胀。从历史经验看,中国经济增长上限不能破两位数,一旦破了就有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而且是恶性膨胀。下限的指标是就业。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低到一定程度,就业就会出现问题。若出现大规模失业,社会就会不稳定,而社会不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

  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状况,2014年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有些人担心经济过热,我认为没有必要。我们应考虑保护经济增长的下限,我们要保住就业。

  总的来说,现在一年如果不实现新增1000万就业岗位,就业就会出问题。所以,底数就是新增就业1000万人。该怎么新增?以现在的经济增长质量和结构为依据,GDP每增1个百分点,新增150万人就业。也就是说,经济增长速度下限不能低于7%。如果跌到5%、6%,就业问题就解决不了。如果就业问题解决不了,一切问题都无从谈起。所以,经济最好的状态是保持在7%以上,最好是7.5%左右。

  第二个是产能过剩,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放眼望去,中国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是过剩的状态。比如,目前钢铁的生产能力闲置产能2亿多吨;水泥生产能力闲置7亿吨左右,电解铝生产能力闲置700万吨。此外,一些新兴产业也过剩,比如风力发电,光伏产业。

  所以,我们要化解产能过剩。如何化解呢?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四个“一批”,即消化一批、向海外转移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淘汰一批。化解产能过剩是有代价的,是以损失一定的经济增速为前提的,而另一方面我们却还要稳增长。因此,我们经济存在诸多两难选择,我们在做决策时能够更多地看到它的复杂性。

  第三,债务风险,其实也就是金融风险。过去经济增长更多的是靠投资,也就是靠信贷。从1949年到2011年,中国一共发了55万亿人民币贷款,其中有28万亿是2008-2011年这四年之间发的。这么大的贷款,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印钞,M2是一个衡量指标。2001年时M2是15万亿,2013年M2超过100万亿已没问题。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通胀归根到底都是货币问题。而我们在10多年的时间,印钞的数量增长这么多倍,房价能不上涨吗?我们能不始终面对通胀的风险吗?

  但是在这么大的流动性面前,我们却存在钱荒,相当多的中小企业还是融资难、贷款难,可见金融改革何等重要。

  还有一个风险是地方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了多少钱?2011年的数据是10.7万亿, 现在已经上升到17.9万亿。总的来看,我认为风险可控,这个债务率比起日本、美国还是属于低的。但是我们的风险还是很大,表现在我们有些地方政府,借钱的时候就没想还,有些地方政府把还钱的希望寄托在土地溢价上,这显然也是个风险;有的地方政府拿着钱搞形象工程,这些都是风险。另外在体制上的特点决定我们,如果哪一个县市出了问题,都是全国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低估它的风险。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了很完善的风险防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