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日关系的未来在于真正和解

http://www.CRNTT.com   2013-11-05 10:32:48  


 
实现和解也需要中韩努力

  作为侵略战争受害者,中韩无疑在道义上有制高点,但要实现东北亚的真正地区和解,需要弱化受害者心态(victimhood),并对日本为和解作出的努力予以鼓励。

  首先,对于历史问题的基本态度要从追求道歉向确认事实重点转移。正如中国总理温家宝2007年访问日本时在日本国会所说的那样,日本领导人已经对此多次道歉反省。今年9月,日本新任驻华大使也在中国媒体表达了道歉。现在的问题不是日本没有道歉,而是有一部分人不承认历史,而这些人并不代表广大民意。面对这样的现实,让已经道歉的人继续道歉就会损伤民意,恶化舆论空间,重点应当要对不承认历史事实进行追究。对于那些完全否定侵略历史的人,必须坚决反对。

  对于那些在具体史实尚有争论的问题,继续历史考证固然重要,采取以情感人的办法可能会更加有效。犹太人对于纳粹德国大屠杀的态度可供借鉴,对于二战中大约600万犹太人被屠杀的数字学术界存在争论,但犹太人的回应方法很聪明,提出这不是数字的问题,因为使用数字事实上是对牺牲者的非人道化对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梦想和希望,有亲人,有孩子,艺术家,学者,医生,律师,如果他们活着的话会对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呢?这样的道德诘问会让数字争论变得很可笑,和解的可能性也会扩大。

  第二,在历史问题上批评日本不如同日本一道对日本的历史错误一起总结。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日韩共同历史研究为什么进展不理想,原因就是双方过度关注具体史实,而没有把重点放在为什么及日本当时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决策,当时的国际形势如何,经济危机的影响如何等原因的探究上。这样的知识性努力具有普遍性,而不是建立在对于日本特殊性批评的感情化基础之上。

  大屠杀悲剧的土壤在于社会的不宽容,德国的历史以及其他很多国家同样证明了这一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不宽容呢,这就是对人类不犯同样的错误进行普遍性的反思。笔者参观夏威夷的珍珠港纪念馆时,被美国方面翔实地分析日本为什么发动攻击的当时国际形势,日本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变化背景的展示印象深刻,而不是单纯地展示战争的残酷。后来才得知美国的国防部专门设有历史局,这样的反思具有普遍意义。

  第三,强化民间纽带的作用,特别是公民社会之间的联系。著名指挥家小泽征二在今年9月接受采访时说“中日关系政府可能关系冷淡,但我完全感觉不到。”中日关系重要的是每个人之间的关系。三一一救灾活动中,日美之间活跃着很多的民间团体,他们在推动日美关系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很遗憾中日之间尽管民间外交一直被称为传统,但基本上属于官方或者半官方性质的民间交往,当然这也需要中国的公民社会真正发展才能发挥外交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