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380亿元造“新阿房宫”值得吗

http://www.CRNTT.com   2013-08-13 12:06:38  


 
江德斌:花380亿元造“新阿房宫”值得吗

  2013年08月09日11:17来源:东方网 作者:江德斌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阿房宫赋》描述的“天下第一宫”近期引起舆论关注。古都西安计划投资380亿元再造“新阿房宫”的消息令许多人担心,拆旧建新的阿房宫是否又会成为一个烧钱的形象工程?抑或是借遗址公园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最终会对阿房宫遗址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据8月8日新华网)

  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建,直至秦朝灭亡,耗费数十年光阴,无数人力财力,阿房宫尚未全部建成,最终湮灭于历史的尘埃里,阿房宫也成为秦朝暴政的象征,并被视为反面例子载入史册。如今,西安计划投资380亿元再造一个“新阿房宫”,对阿房宫遗址加以保护,并打造出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投资规模和项目规划都可谓之大手笔,西安的雄心壮志可以理解,然而,数百亿元建“新阿房宫”是否值当呢?

  近些年来,各地历史文化名城热衷于重建古城,诸如大同、开封、西安等地,都推出了大规模投资计划,动辄就是数百亿元、数千亿元的大手笔,令世人为之震撼。当然,地方政府搞大规模投资,并非仅仅是为了所谓保护文物,更多是看中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从而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借机捞取政绩和利益。

  从西安的规划即可看出,北京首创将先投资30亿元改造占地2.3平方公里的“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使之成为西咸新区标志性区域;然后将以遗址公园为核心,打造占地面积为12.5平方公里的“首创阿房宫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产业基地首期投资20亿元。显然,“新阿房宫”所涵盖的范围很大,并非单纯的遗址保护区,或者说阿房宫遗址只是个招牌,投资重点实际上是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以及未来的相关配套设施。

  由此可见,“新阿房宫”操作模式与之前的“曲江模式”类似,都是围绕原有文物遗址开发,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链,在吸引游客观光、提升名气之后,再获取土地升值的收益。这一套路早已玩得泛滥成灾了,各地基本上都是按照此种模式操作。虽然表面上看重建古城受益很大,可以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改善城市环境,吸引游客等等,但其副作用也不可小觑。由于投资规模过大,项目负债率过高,回报前景不容乐观,只有依赖相关商业项目增值。

  而且,各地投资重建古城往往都是政府强力主导推动,并未征求过市民意见,项目规划过于理想化,缺乏明晰的盈利模式,过度依赖房地产,拆迁纠纷太多,以至民怨甚大。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改变思路,重视市民的切身感受,多与市民沟通下,维护好现存文物,共同探讨文物保护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尽可能让更多市民从中获益,而非花巨资建假古董、假文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