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邓聿文:把解决台湾问题与大陆民主化挂钩

http://www.CRNTT.com   2013-07-18 15:35:06  


 
  最近10多年来,两岸关系有大发展,尤其在经贸、文化、人员往来、政党交流等方面建立起涵盖不同层次、涉及诸多领域的交流交往机制,如“两会”商谈、国共党际交流、两岸共同打击犯罪、“海峡论坛”、“国共论坛”等机制。2012年,两岸贸易额为1689亿美元,同比上升4.3%;大陆企业赴台投资6.9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倍;两岸人员往来总量近800万人次,每周往返两岸的定期航班多达645班,仅去年大陆观光客来台已经超过200万人次,两岸同胞“一日生活圈”已经形成。两岸已经签署18项合作协议,特别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顺利签署,进一步催化两岸经贸的快速发展。

  此次“习吴会”主要议题包括两岸两个民间协会互设办事机构,继续扩大深化经贸文化、教育交流,以及两岸ECFA后续协商服务等内容,可以说,两岸社会一体化已现雏形,这是两岸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日前参加“北京会谈”的台湾政治大学前校长张京育为此总结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八个有利因素:一是两岸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地理相邻性;二是两岸的文化纽带;三是两岸的经贸利益,优势互补;四是两岸厚实而正在深化的各种交流活动;五是两岸均追求和平发展的利益与前景,并要回应两岸人民的共同需求;六是两岸近年已签署十八项协议,特别是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意义深远,外交休兵与国际空间的谅解亦深具意义;七是两岸均乐于向世人表达和平共处、和平共利的政策取向;八是世人,特别是亚太地区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政治互信薄弱两岸无法更进一步认同

  不过也要看到,尽管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密切,政治互信却一直很薄弱,没有为两岸带来更进一步的认同,相反,在台湾近来的民调中,显示认同中国人的比例还在降低。这其中的缘由很复杂,台湾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台大政治系教授张亚中把它归之于台湾内部近年来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已经形成一股“分”的结构,并从四个方面作了论述:第一,国民党的“分治”与民进党的“分离”论述逐渐靠拢,两党所共同形成的结构为倾向于“分”的结构;第二,美国的“再平衡政策”强化了台湾对美国的扈从与依赖关系,美国的制约让台湾“分”的结构有了斥力的支持;第三,台湾近年来政治社会发展与大陆不同,在政治的引导下,台湾人民认为两岸在价值观上有着不同,为两岸关系“分”的结构累积了价值的内涵;第四,北京迄今为止并没有提出一套和平发展期两岸如何“合”的论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