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打造创新型制度环境

http://www.CRNTT.com   2013-04-29 11:30:12  


 
  文章指出,政策创新推动的产业创新和金融创新,往往与财税体制创新同步。财税体制创新既可减少先行区相关利益主体的创新成本,又可推动先行区财税增长,进而形成财税收入增长的蓄水池和产业转型的推进器。随着新型金融组织如国际投融资战略指导委员会、现代金融服务平台、人民币全球定价中心的形成、金融产业基金和国际性金融创新会议组织在先行区的落地,随着一系列产业基金的筹建和运营,将推动金融、科技、环保、生态等主导战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和项目一旦跨越初始期,盈利和收益都比较稳定,这将给先行区所在地方政府解决就业、创造巨额税收带来积极意义。

  随着深圳先行区或未来浦东自由贸易区成为金融创新基地,浦东未来或将逐步成为人民币定价中心,以现代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随之形成,财税增长、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将形成良性循环。

  在国家税制改革框架下,先行区还将探索如何在现代服务业税收体制改革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通过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制度、预算管理、税收体制创新为先行区自主创新提供财税环境,设立支持研发的专项基金,推动并支持创新企业的研发。注册在先行区的符合规定条件的现代物流企业享受先行试点物流企业按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政策。

  在产业、财税创新的基础上,通过金融创新、管理创新和资本创新,实现土地金融化与土地资本化,将土地的使用权限与产业政策结合。比如,一些先行区管理局根据政府授权负责先行区土地的监督、管理和开发,土地利用以符合先行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以集约高效、满足长远发展为原则,先行区的土地可以采取租赁、合作、抵押等多种方式利用。以租赁、合作、抵押等方式开发土地,并与产业发展对称,先行区管理局不仅是租赁土地的地主,也是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先行区价值增长的资本家。同时,企业可以租赁等方式进入先行区,减轻了负债率,有利于企业轻装上阵,集中资本于新产业发展。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