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邓聿文: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五大信号

http://www.CRNTT.com   2013-03-07 08:47:06  


 
  三是偏重经济和民生。

  报告用很大比例谈经济工作和民生事务。无论是对过去五年的总结,还是对今年工作的建议,经济和民生都是重点。比如报告在谈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产政策时,强调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这表明今后政府施政的重点还是在经济和民生。

  之所以这样安排,正如报告所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建立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经济不发展,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另外,经济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社会的矛盾也日益增大,这些都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来实现,需要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经济和民生中的问题上。

  四是有一些新的提法、指标和目标。

  例如,报告在对今年工作的建议中,谈到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时,提出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业,这两个“并重”在过去是没有的,以前着重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提法的改变恐怕还是反映了生活性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是解决就业的蓄水池。再如,在谈到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三农”投入时,强调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也是个新提法,意在告诫城镇化不能再走剥夺农村的老路。还有,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这也是第一次这么提出。虽然近年来各地重视文化建设,但政府偏重于文化的经济功能,文化的道德作用,文化与民生的关系则不够重视,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政府考核目标,有助于修正这一偏向。

  新提法中最突出的当然是关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定为7.5%左右,物价控制目标定为3.5%左右,与往年相比,多了一个“左右”,这实际上是说,执行结果可以在预定目标上上下浮动,这就摆脱了以往只能高不能低的束缚,使政府调控的余地更大了,也暗含着政府并不希望经济有一个高增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