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性都”之名非宣传片可瓦解

http://www.CRNTT.com   2013-03-06 11:44:48  


 
  学者普遍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空间、历史、文化通过人们的认知体验与媒体传播,在动态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对城市和城市人总体状态的感知概括。城市形象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内部层次是“城市之形”,外部层次是“城市之象”。城市形象建设既要对内,也要对外。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常识,对内的“城市之形”的形成机制包括五个步骤: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效应——媒体与人际传播的场效应——城市居民与城市空间的体验反馈——城市形象的个体意象形成——公共事件诱发的形象再认知;对外的“城市之象”的形成机制也包括五个步骤: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他相关——主相关。

  在城市形象形成的诸多要素中,城市体验是最核心和最基础的,对内的体验直接决定着市民对城市个体意象的形成;对外的体验,直接决定着能否顺利将他相关转化为主相关。个体意象或者主相关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会用这种倾向性印象去评价城市的其他品质。东莞这座城市被“妖魔化”,固然与片面的信息传播与强化有关,但真正的基础还是城市体验。东莞之所以被称为“性都”,这与曾经色情行业聚集、色情短信群发造成的体验不无关系,“莞式”甚至成了在全国有一定普及的色情服务名词。要“正名”、祛“妖魔化”,在形象宣传片大肆推广的同时,让这些体验销声匿迹必须同步进行。

  要去除曾经的“妖魔化”,可能并不难,真正的难处在于“正名”,因为“正名”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既需要解决不是什么形象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本是什么形象的问题,更需要解决将是什么形象的问题。在建构的过程中,晕轮效应依然存在,不可避免会受到历史包袱的影响,需要宣传片的不断冲击,更需要提供扎扎实实的、长期不懈的城市体验,来帮助内部的市民和外部的受众解构原有的印象,同化宣传的形象,建构起新的认知图示。

  城市体验包括的内容很多,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城市视觉、城市环境、城市人文等都是重要内容,其中城市行为的影响力是最长久的。在城市行为的众多组成中,政府行为又居于核心地位,由公务员日常业务工作所体现出来的政府管理、政策实施、办事效率、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都会直接强化或者颠覆一个人对一个城市形象的认知。其实,无论什么城市形象,以人为本的形象是最好的形象,而东莞曾经的“性都”、“血汗工厂”、“东方斯巴达”等形象都恰好与此背道而驰。

  无论如何,为一座城市“正名”,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系列宣传片的拍摄与播放,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2013-03-01 00:38:31来源 华声在线 作者:评论员郭文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