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社会、行政体制改革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http://www.CRNTT.com   2012-12-18 10:03:56  


 
  大部制改革的下一步就是要向社会分权。大部制改革之后,政府规模并没有缩小。随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政府规模面临扩大的压力。要控制政府规模的扩大,就要把大量的行政审批权下放给社会,人们可以称之为“政府功能的民营化”。正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放小”政策和中小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政府功能的民营化也同样会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政府的转型过程。政府在把权力下放给社会的同时,发展和强化政府监管社会的功能。

  行政改革的另一方面, 就是行政决策透明化,包括行政预算的透明化和行政决策程序化。首先,行政预算的透明化。花每1元钱都应当有记录。这样一来,政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拨款就有根有据,减少浪费的可能性。其次,行政决策应当遵守中立,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程序。比如,政府给教育科研专项拨款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补贴,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不在申请方的身份、地域、所有制加以限制。 

不取消“小社会”何来公平公正

  在行政体制改革中,还必须有一项特殊的改革,那就是特权的社会化,打破公共服务领域的特权阶层。政府官员(或者“小社会”),一直在享受着特殊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和住房。这些“城堡”内部的公共服务,产生着无穷的弊端。这个“小社会”一直在大量消耗着甚至浪费着本来应当让全民共享的资源。现在所增加的资源,例如养老保险的很大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都流向这个“小社会”,造成了大社会补贴小社会,或者穷人补贴政府官员的局面。不取消掉这个“小社会”,不管如何强调公共服务,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也只会是空中楼阁。

  经济改革是实现长期中等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经济改革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即结构层面、体制层面和政策层面。这里,政策层面的改革最为容易。不过,正如上面所分析的,政策因素尽管仍然重要,也继续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其对经济增长所能发挥的作用已经在下滑。可持续的中等经济增长,最终还是要依靠经济结构的平衡。但是,经济结构的平衡需要很长的时间。用政策手段来调整经济结构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因此,必须把重点转移到体制的改革上。

  在中国的环境中,体制的改革包括经济、社会和行政等方面。通过体制改革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中等增长,从长远看,会促进经济、社会和政治三者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可以造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能造就一个健全良好的社会治理结构。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下一步的经济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政治问题。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2012-12-18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