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历史辨析:数百万河南人是怎么被饿死的

http://www.CRNTT.com   2012-12-15 11:44:52  


1942河南大饥荒中乘陇海线西去逃荒的灾民
  中评社北京12月15日讯/腾讯历史昨天登载专题文章“数百万河南人是怎么被饿死的”,文章说,面对一场巨大的历史悲剧,揪出几个“罪大恶极”者做“道德判断”很容易,但要廓清真相做“事实判断”,却往往是极难的。而后者,往往比前者更有价值。

  关于1942-1943年的河南大饥荒,我们已经做了两期专题,澄清了一些广为流传的伪史。

  那些流行的伪史被否定,意味着这个问题必须重新回答:数百万河南百姓,究竟是怎么被饿死的?
 
政府的救灾措施可谓面面俱到

  面对这样一场全省范围内的大饥荒,重庆乃至河南省政府所启动的救灾方案,实可谓面面俱到,煞费苦心。至少在河南省政府这个层面上,是得不出一个“消极救灾”的结论的。

  免征:中央允许河南在1943年麦收前不再征粮

  当局对河南1942-1943年饥荒做出反应,最早可以追溯到1942年7月。本月21日,针对此前持续数月的乾旱,以省主席李培基为首的河南省政府,决定向陕西价购小麦10万大包,同时电请中央政府对1942年度本省征购粮食数目核减200万石。重庆对河南此电做出的反应,是将河南1942年的粮食征购数额由500万石减为380万石。

  但遗憾的是,李培基此电虽然为河南百姓争取减少了120万石的征粮负担,但其电文内容,远未如实反应河南的灾情实况。河南省赈济会1942年秋推举杨一峰、刘庄甫、任兆鲁三人,代表河南各界前往重庆报灾;杨氏诸人“在重庆查出了当时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向中央所呈送的报告,说河南的粮食收获还好”——指的就是李培基7月21日的这份电报。杨一峰等人抵达重庆大约是在9月份,据杨氏说:“抵渝后,始知中枢因受省政府谎报灾情不重之蒙蔽,即旅渝同乡亦鲜知灾情如是之严重。”稍后,9月上旬在西安由蒋介石亲自主持的王曲军事会议上,以李培基为首的政府方面对灾情程度的报告,与以蒋鼎文为首的军方的报告出现正面冲突,前者轻而后者重。冲突的结果,是蒋介石取折衷值再次减少了河南的征粮负担。

  10月,中央因杨一峰等人的报灾而派张继、张厉生赴河南实地勘察,根据勘察结果,中央最终决定:将河南的征粮负担核减为 280 万石,合200万大包;同时准许河南在 1943 年 4 月以前先交 140 万包,其余 60 万包,以 30 万包借作省级公粮及运佚口粮,30 万包到 1943 年 7、8 月麦收后再补交。这实际上等于允许河南在1943年秋收之前不再向百姓征粮——因为在1942年9月之前,河南省府已经完成的本年度征粮任务,实已超过140万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