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经济政策组合谋变

http://www.CRNTT.com   2012-12-14 08:46:56  


“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组合可能性在上升
  中评社北京12月14日讯/“‘宽财政、紧货币’的搭配是过去十年常见的政策组合,‘紧财政、宽货币’代表着新政、新思维,这种政策组合的可能性在上升”。最新一期《新世纪》周刊(2012年12月10日出版)登载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的评论文章“中国经济政策组合谋变”,全文内容如下:

  ■ 政治局会议观感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我们的看法是,会议有两个突出的方面。其一,加强地产调控,是否意味着5月以来地产实质性松绑,为“稳增长”服务的行为是否结束,或是调控方式孕育着大的变动,以房产税(人均面积40平米以上的房产部分缴纳房产税)逐步替代“限购”行政调控?其二,全篇行文没有提到“增长”,往年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要么明确主题词,比如“稳增长”“保增长”等等,要么必定写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次都没有用。

  目前市场对于2013年各项经济增长目标有多种猜测。所以对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颇为关注。

  我们想强调三点:

  其一,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般不制定第二年的经济发展指标。中国的货币信贷指标一般是在央行年底工作会议上会提到,而经济增长和通胀指标是在全国“两会”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其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提出一个关于宏观政策的描述,比如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要太过于深究其中政策内涵,往往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和实践并无太大关系。

  比如积极财政,实际税收却大幅超收,按照西方经济体的看法这实际上是紧财政,因为他们定义积极财政只有通过扩大赤字才能实现。再比如说,2011年我们讲积极的财政扩张政策,实际操作的政策是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止借“十二五”时期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财政实际上是收缩的。再比如说,同是“稳货币”,2011年与2012年就有很大的不同,2011年信贷配给制、加息、提存准都在加码,实质上是强紧缩的货币;而2012年虽然说稳健,但社会融资显着放量,信用供给的规模着实不少。所以我们着重要观察实际政策的实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