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CPI破“2”不忧通缩须防滞胀

http://www.CRNTT.com   2012-08-11 08:51:24  


与CPI的显着回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民众幷不认为物价出现了如此显着的变化。
  中评社北京8月11日讯/实际上,在国家统计局公布这个数字之前,市场已经普遍预期7月份的CPI肯定将在6月份上涨2.2%的基础上,跌破“2”直接进入“1”时代。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经济学博士马光远文章分析,总体而言,三个因素对CPI走势的影响居功至伟:一是通胀进入下行通道的大趋势。本轮通胀的最高点是7月份,创下6.5%的最高点以后,受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收缩的影响,开始进入了缓慢的下行通道。再加上欧美经济的整体低迷,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输入性通胀的因素大大减弱。可以说,全球在今年上半年的物价,总体都是下行的趋势;二是翘尾因素的显着影响。7月份CPI创下30个月以来的新低,主要还是受翘尾因素的影响,去年7月份,CPI是本轮通胀的最高点,因而使得同比上,基数翘尾因素大,7月份翘尾因素对CPI的影响达到了0.47个百分点;最后,必须谈“猪”的贡献。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8.7%,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71个百分点。

  但与CPI的显着回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民众并不认为物价出现了如此显着的变化。即使在旺季,蔬菜、食用油的价格仍然在上涨。当然,CPI的增速回落,并不等于价格的实质下降,CPI的数字本身也并不能反映真实价格的变化,再加上中国CPI消费品的构成以及选取的样本,7月份CPI跌破“2”为“假摔”。“假摔”不仅意味着价格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回落,而且,随着帮助“假摔”的季节性因素的消除,价格就会露出其真正的面目和真实的走势。

  文章表示,无论是从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还是从翘尾因素,以及影响价格走势的其他因素而言。7月份的1.8%很可能成为年内物价的最低点,然后将稳步回升。理由有以下四点:

  首先,从环比看,7月份的环比数据结束了连续下跌,4个月来首次出现上涨,而且,尽管食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分类来看,统计局公布的8大类物价数据中除了交通和通信以外,其他7大类价格同比都出现上涨,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居住的环比涨幅都超过0.5%。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