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蓝绿学者专家对强化互信看法分歧颇大

http://www.CRNTT.com   2012-08-07 08:44:59  


  中评社北京8月7日讯/澳门新华澳报今天登载评论员富权的文章“蓝绿学者专家对强化互信看法分歧颇大”,内容如下: 

  谈到要强化互信,当然是“一个巴掌打不响”,必须两岸都要有此意愿。因此,出席“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的台湾学者专家的观点,也就更有“看头”。不过,由于台湾是一个意见多元社会,尤其是意识形态分为蓝绿两大块,而同一阵营内的观点又未必是一致,因而对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如何强化互信,夯实基础,也就呈现“百家争鸣”状态。

  比如,通常被视为“深蓝”的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杨开煌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台北在两岸关系“深水区”应有新思维》。他指出,两岸关系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这意味着两岸关系进入比较不易推动的阶段,在两岸关系正值脆弱和平的时期,深水区也可以视为危险阶段,除了两岸关系已经由易入难,由简而繁,由利而名的困难之外,也因为区域格局正在出现变化,各国领导人也有变化而可能出现政策调整,从而增强了许多难以捉摸的变量。而在两岸关系中台湾又是属于小的一方,是以马政府在面对当前的两岸关系时,尤其应该把握当下的机会,开拓沟通渠道,厚植互信的诚意,才能在既有的基础上,增强自己的应变、制变的能力。其一是必须展现推动两岸和平的诚信和诚意,其二是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必须建构自己的统战策略,其三是重新策划台北在两岸关系对华盛顿和北京的战术作为。

  为此,杨开煌对马英九颇多埋怨。他指出马政府对“两岸‘认同’与‘互信’研讨会”的态度,一再以新理由要求重议两岸投保协议协商,就实非诚信做法。马英九必须意识到这些作为,正在快速消耗北京对他个人的“诚信”,和马政府的“诚意”。一旦北京不再相信马英九的“诚信”,则北京在两岸关系上肯定会有他策,加以因应。台北必须在两岸事务中“重诚信,启统战,勇作为”,才能在两岸关系的深水区谋出路,从而在区域安全中有角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