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孙涤:2035年印度将成第一人口大国

http://www.CRNTT.com   2012-07-31 13:12:16  


至迟2035年,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国,期待坐收“人口红利”。
  中评社北京7月31日讯/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孙涤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称,印度人口目前的TFR是2.5,中位年龄在25岁左右。至迟2035年,它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国,期待坐收“人口红利”,像中国过去三十年所经历过的那样。相对照的,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在迅速用尽,且有被“透支”的趋势:中国的少龄人口缩减很厉害,在2000年还占总人口的23%,2010年却只占了17%。也就是说,靠他们来养老的工作人群,将会异常的薄弱。以下为全文:

  上期的讨论花了不少篇幅,试图建立时间通道里的“生命池”及年龄结构怎样变化的观念,以增加人们对人口长程变化的感性认识。人口变化的规律像冰川的移动,慢同时又不屈不挠。决定人类历史进程转折的是很少的几个“黑天鹅事件”,我们正在面临的人口变化正是这类“黑天鹅”拐点,不过它和突发的剧变,例如蒙古的崛起横扫欧亚、中世纪黑死病摧毁人口、或小行星撞击地球灭绝恐龙之类不同,乃在渐变中发生:这头黑天鹅是从白色逐渐蜕变成黑的。这带来了积极的讯息,人口变化既然由人类的行为造成,就能靠人类对自己的调整改变加以扭转,它不该是注定的。

  当人们热衷于讨论股价波动、通货膨胀、人工上扬、房价抑制等短期问题,或研判经济成长、城市发展、制度建设、收入分配、国际竞争、科技创新之类中期问题,请记住,这一切都是在人口兴衰变化的制约和支配的框架下发生的。以日本为例就不难明白。日本二十年来每况愈下,政策或有不当,但经济熄火的根本是因为人口停滞及老龄化造成的釜底抽薪。不用说房市再起不来,社会也趋于保守,创新的活力日减。几个基础数据很能说明:TFR低于1.2;老龄人口的比例23.5%,全球最高;支持率(support ratio,15-64岁的工作人口除以老龄人口,即老龄抚养比的倒数)1970年来下降惊人,从8.6减到了2010年的2.6,四十年后将一路下降到1.2!

  把时间通道里人口分成三个年龄段,A. >64岁的称为老龄人口,B.15-64岁的称为工作人口,C.<15岁的称为少龄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如何,非常重要。除了上述的支持率(A/B)外,(劳动)参与率 (B/(A+B+C))、抚养比((A+C)/B)、幼长比(C/A)等等,能解开许多重大的症结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