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孙立平:重启改革难在如何走出转型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2-04-09 09:05:30  


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和口述社会史。着有《社会现代化》、《“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断裂》、《失衡》等。
  中评社北京4月9日讯/“现在中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这里提出‘转型陷阱’。所谓转型陷阱,就是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在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格局,阻止进一步变革的过程,要求维持现状,希望将某些原来看做是具有过渡性特征的体制性因素定型化,形成最有利于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体制。这可能是我们真正面对的问题。”南方网日前登载文章“孙立平:重启改革难在如何走出转型陷阱”:
  
  为什么要提出转型陷阱

  最近这些年,尤其是最近三五年时间里,中国社会中的问题大家都有切身感受,而且觉得会有一点越来越不对劲。如果放到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样的大背景下,这些年中国社会的走向和过去三十年整个的走向有一种明显的偏离。北大张维迎教授说过一句话,中国社会的气质在变。在现实生活当中,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变化,比如说经济发展步履越来越沉重,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的精神状况和原来也大不一样。似乎整个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沉闷,整个生活变得越来越僵滞,社会中的活力与生机与原来相比也已经大不相同。

  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呢?现在有两种流行的解释。一种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解释,说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收入大约三四千美元就会遇到一个坎儿,原来的动力会逐步丧失,原来的优势也不再继续。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经济会陷入停滞状态,各种社会矛盾在增加。有的国家最终过了这个坎儿,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还有很多国家没能过这个坎儿,很长时间徘徊在这样的水平。从整个世界发展的历史来看,确实是存在这个问题,现在国内很多人也都在讲这个中等收入陷阱。

  但是我们想说的是,中国现在主要不是这个问题。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个因素,表面上来看是有这个因素,但是如果我们用这个概念来解释当前中国遇到的问题,会忽视造成这些问题的更深层的体制性原因。中国不是拉丁美洲,和马来西亚、菲律宾这样的国家也明显不同,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这就出现了我们提出的第二种解释,即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在体制上,是改革开始处于停滞的状态,甚至是倒退的状态。其实这么说也不确切。因为这么说,就是假定中国存在两种重要的力量,一是推动改革的力量,一是阻止改革、反对改革,甚至是想将改革拉向倒退的力量,是这两种力量在较劲。但我们认为中国真正的问题可能比这个要更为复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