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怎么看习近平外交之旅?

http://www.CRNTT.com   2012-02-18 09:38:14  


 
  显然,安外治内将是未来几年中国内政外交的一个战略性选择和可行性路径。中共在过去的几年里以内部维稳为工作重心,虽然提出改革顶层设计并制定出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为核心的“十二五”规划,但迄今进一步改革的动静不大,以致于海内外对中国改革的未来抱有诸多疑虑。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与权力即将交接有关,暂时的沉寂并不意味着改革问题拖而不决。可以乐观预测,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改革将再次出发。

  习近平在2011年12月23日出席泰国华人华侨各界举行的欢迎晚宴上指出,未来十年,中国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个治理方向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迁和中国国内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

  总体上说,中国改革滞后于开放是个不争的事实。自邓小平在1992年年初发表南巡讲话以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与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高歌猛进的势头相契合,自由的国际投资、贸易和金融体系为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以出口驱动增长的经济模式蒸蒸日上,其后20来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对外开放的有利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改革动力不足,中国享受开放的红利大于改革。

  如今,金融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不容乐观。欧盟深陷债务危机泥潭,美国为经济衰退所苦。对中国而言,不但要面临世界市场需求萎缩带来的挑战,还要面临在贸易、投资和汇率等领域日益增多的纠纷。世界经济结构性调整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对中国而言,意味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已然没有退路。

  在本质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是一场重大的改革。或者说,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实现有赖于新一轮强有力的改革推动。与这个宏大问题相关的,还有惩治腐败、改良社会风气、增加政治透明度、健全社会保障等等。因此,国内问题的治理与改革将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重心所在。

未来中国外交须求稳

  国内治理与改革的展开需要国际环境和外交关系的稳定。客观上说,虽然提出“核心利益”说,但中国外交在总体上力求维持现状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外交仍需稳健。

  不稳健或激进的外交会对中国产生巨大冲击:一方面外交大局的变动势必要吸引大量资源应对,从而分散国内所需;另一方面,易引发偏狭的民族主义情绪。特别是当前在对社会公正的渴求和对贫富两极分化的憎恶中,中国已经出现了民粹主义苗头。一旦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结合,中国将被拖入一条前景难以预测的路径。中国必须防止这种局面的出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