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丁力:中国外交须走出自己画的怪圈

http://www.CRNTT.com   2011-07-17 09:36:12  


 
  在这个背景下,军事是中美关系中的一块近似空白区,双方缺乏了解和信任。每当两国出现龃龉时,中国首选的抗议方式通常是中断军事交往。这说明,决策者们认为,双边军事关系本来是可有可无的;或太重要了,以至在外交抗议时作为王牌首先打出。

  这次,中国展示了一些较好的装备,以表达善意。其实,中国更像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在一群瘦小伙伴们和一位壮汉的共同催促下,略有不安地向壮汉展示正在发育的身体。他还不够健壮,但很少有人怀疑他也将成长为壮汉,即使他在大补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氨等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马伦甚至说中国已经是大国了。

  虽然是走马观“华”,马伦还是看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次访问或许会加强中美军方的相互了解,但无助于改善中国的周边环境。例如,在南海纠纷中,美国支持东南亚国家对抗中国。据外电报道,陈炳德批评美国军机在中国边界约25公里处侦查,在南海举行联合演习。马伦说,这些行为都符合“国际准则”。在黄海、东海、台海,美国的立场也不会改变,联合演习、售台武器都将继续。

  美国是北美国家。如果美国不能在欧亚大陆及其周边地区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它的国际地位以及相应的国家利益就无从保证。这个目标需要很多国家的配合,它们配合的原因则是它们需要美国的支持。即使这些国家没有需要,美国也要为它们创造需要。在这件事上,中国不必配合美国的战略目标。

  美国利用遍布全球的军事存在推进国家利益。中国也可以这样做,以目前的实力在周边地区最可行。这应是中美博弈的主要方式。问题是,哪个国家愿意和中国站在一起?

  我们必须清楚,虽然美国在欧亚大陆创造对它的需要,却不是为了包围中国。这样做的成本太大,收益却很不确定。况且,美国也难以找到愿意包围中国的伙伴,目前一个都没有,而三四个周边国家都不足以对中国形成包围圈,必须更多。中美相争,周边国家得利,于是马伦来安抚中国;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争,美国得利。对当前的局势,美国和周边国家都应该满足了。中国不是鹬就是蚌,做不成渔翁。中国必须走出这个怪圈,同时又不损害本地区的繁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