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人口结构变化的经济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11-05-10 08:37:02  


 
  中国的情况更接近于发达国家。过去20年,美国和英国的生产者显着多于消费者,而日本和德国处于这一阶段的时间更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通胀率显着下降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并非巧合。

  当然,并不是说在生产者显着多于消费者的国家,其通胀会始终处于低水平。

  过去十年中国经历了三轮通胀周期,通胀的上下波动受经济周期(包括总需求和货币条件变动)影响大。从本轮通胀看,主要原因还是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内外非常宽松的货币环境。

  从国内来讲,2009年-2010年货币、信贷大幅扩张带来通胀预期和总需求压力。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也造成输入型通胀压力。工资上升当然增加生产成本,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强度的增加有部分抵消作用。退一步说,没有总需求强劲和宽松货币环境的配合,企业把上游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空间有限。

  展望未来,生产者对消费者比率预计在2015年达到顶峰,然后缓慢下降。在相对长的时期,中国的生产者人数都会显着超过消费者,是供给充分的经济。但是中国与发达国家比,有一个重要的差别,就是所谓“刘易斯拐点”可能的影响。

  过去,农村富余劳动力很多,农村边际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城镇很低,造成低端劳动力工资低且增长慢。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近几年低端劳动力工资上升加快,对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从这个角度看,有一些观点认为“刘易斯拐点”造成的工资上升将推动中国通胀长时期处在较高水平。有些分析拿中国现在的情况和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和70年代的韩国比,认为中国未来平均通胀率会在5%左右。

  但是,中国和日本与韩国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当年这两个国家总体人口结构是短缺型的 (上世纪60年代日本生产者对消费者比率是83%,70年代韩国的比率只有约60%),所以不能简单比较。

  从中长期看,还有一个政策的通胀容忍度的问题。过去十年,中国平均通胀率约2%,但高点在8%。通胀是个周期性现象,上下波动大,如果平均通胀率是5%,高点就会大大超过10%。基于社会、经济现实,很难想象政策会容忍如此高的通胀率。

  通胀容忍度和人口结构也有一定关系,一个老龄人口占比重越来越大的社会,对通胀的容忍度会降低。短期内,考虑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的不确定性,劳动力供给紧张有可能比一般预期的要严重,也就是潜在增长率可能已经显着下滑,如果政策判断失误,还追求过去的高增长,通胀压力就会增加。从目前政策调控的力度看,这个风险在降低。

  房地产泡沫是主要宏观风险

  当经济处于过剩状态时,CPI通胀温和,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因此,即使货币条件处于可以控制消费价格通胀的水平,仍可能对资产价格有过大的刺激作用。有利的货币条件加上高储蓄率为持续的资产价格通胀创造了环境。

  过去十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大幅攀升,不仅反映了持续扩大的劳动年龄人口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也是高储蓄率带来住房投资需求和宽松货币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总储蓄占GDP的比重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在35%左右,过去十年快速上升到近50%,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就是生产者越来越多地超过消费者。

  尽管政府鼓励消费的政策可能使储蓄率未来几年见顶回落,但如果我们以上逻辑是正确的话,中国的储蓄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