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尽责任大国论”的双重标准

http://www.CRNTT.com   2011-04-19 11:01:41  


 
  再说以往中国食品出质量问题时,美国一般禁止全中国的相关食品进口,尽管出现问题的只是个别地区。但现时美国禁止日本食品进口有明确定明事发范围,反映前者在实际需要以外,似乎同时包含了政治施压。这些对比背后有明显信息,就是日本作为一个尽责任大国的“身份”(identity)深入国际民心,因而享有更大弹性。两者的落差,就是两者软权力的落差。 

  与此同时,西方又基于另一个尽责任前提———“对利比亚平民尽责任”,推动在联合国设立禁飞区。其理据是卡扎菲政权屠杀平民、对外输出难民,因此已是不尽责任政权,应被尽责任大国干涉。问题是,只要放在比较政治的框架,无论怎样比较,这都是特例、而不是常例,都会比出一堆双重标准来: 

  ● 假如禁飞区是解决人道危机的良方,则数年前联合国早应在死亡人数百倍的苏丹达尔富尔设立禁飞区;目前索马里、科特迪瓦等,都明显有侵犯人权的准战时暴行,也没有不设禁飞区的理据,这正是不少非洲国家反覆建议的。 

  ● 假如“禁飞区”的定义可以是现在那样,即对利比亚政府一切有可能用来侵犯人权的设备都予以空袭,则美国当年把伊拉克禁飞区范围扩大到全国、再空袭它的疑似大规模杀伤武器就可以了,用不着后来出兵。

  ● 假如西方判断利比亚已出现人道主义灾难,另一选择是先提出派维和部队进驻当地,就像对苏丹达尔富尔那样。美法等国没有那样做,也没有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军维持秩序,而在空袭一轮后才提出,是先有空袭政策、才有禁飞区之设。

  说到底,虽然卡扎菲近年改变策略投靠西方,但利比亚今天的处境,与卡扎菲政权过去数十年被赋予的“不尽责任”狂人身份息息相关。论暴行,不见得他比一系列独裁者严重;论国内福利,利比亚实在不失礼;但论责任指数,他被认为得分极低。 

  国际社会从日本和利比亚得到的信息,恐怕不是有哪种价值必须被捍卫,而是觉悟要通过争取“尽责任”的身份,以及争取定义“尽责任”的话语权,作为抵御国际压力的能力。说穿了,“尽责任大国”的身份建构、“大国责任”的规范,其实是软权力的反映;日本和利比亚一天一地,足以成为建构主义在国际关系应用的新案例,取代“为什么美国不担心英国核弹”这教科书陈年案例,让人明白虚拟身份如何转化为实质利益与危机。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