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灾后重建难振日本经济

http://www.CRNTT.com   2011-03-16 08:42:27  


这次地震将对日本乃至全球的产业经济格局带来深远变化,等待日本的是更长期的挑战。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讯/许多人把此次日本灾后经济前景与二战后和阪神大地震后的情形相比,认为日本二战后和阪神大地震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灾后重建的需求拉动。不过,全球经济产业格局的迥异很可能让这次有很大的不同。中国证券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如是说。

  文章分析,首先,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走出战败后的阴影中,迅速恢复经济实力,并为高速增长奠定基础,其机理非“重建”可以简单概括,除自身的经济基础及劳动力和资本充裕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使日本经济命运有了奇迹般的转机。

  三大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一是二战初期,美国在全球推行“马歇尔计划”,日本成为美国亚洲战略的重点扶持对象。二是二战后日本在实现“经济自立”的战略指引下,大规模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和工业体系建设。三是日本选择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实现赶超。

  再来对比一下1995年阪神大地震。阪神处于日本的重要工业带,那里集聚着日本重要的临港工业,阪神地震对于日本制造业和交通运输造成了严重影响,据估算对日本造成的损失大约10万亿日元,占当时日本GDP的2.5%。尽管遭受了如此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在强劲的重建需求推动下,地震发生当季实际GDP环比增长1.2%,而且此后一季度环比增长率加速至5.1%。阪神能迅速从灾害中走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日本的债务余额对GDP之比为90%左右,政府财政赤字与GDP之比为5.4%,财力足以让日本政府花费20万亿日元用于实施创新复兴计划。

  此次“3•11”日本大地震所处的东海岸地区,尽管经济规模仅占到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左右,但集中了日本大量钢铁业、石化业、制造业、核电工业等日本重点产业和支柱行业,被称为“京滨工业地带”,地震导致的企业停产,运输障碍以及能源短期供应中断将会对日本制造业乃至日本经济造成很大影响。

  全球产业和经济格局的改变也让日本如今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从重建的财力看,无论是债务总额与GDP之比、财政赤字与GDP之比,还是国债依存度,目前日本都是世界发达国家中最差的国家,财政与债务已经岌岌可危,政府没有充足的财力用于规模重建。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