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香港朝M型社会蜕变 | |
http://www.CRNTT.com 2011-02-19 10:34:27 |
香港社会的财富差距愈来愈大,高低收入群比重日增,形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即如《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上说:“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财富差距”并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追求个人财富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不应有“仇富心理”。邓小平在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时,就主张“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平均主义”。 问题是,如果一个家庭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付最基本的日常开支,这才是社会问题的所在。很多人虽然努力工作,但却仍然生活在贫穷线下,怎么不会感到绝望呢?当有过百万生活在贫穷线下的人,把他们的不满反映在选举上,“社民连”的高票当选,岂是偶然? 中产阶层向下流动 香港社会对“贫富差距”及“贫穷问题”的讨论早已经是每年“施政报告”出台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议题。笔者最关心的,却是“中产阶层”的向下流动现象。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的定义,每个月收入由一万到四万港元的家庭,被列为中产家庭(中产阶层),这类家庭占了全港家庭总数目的55%。 社会的进步发展,必须倚靠受过教育的年轻人,让他们有“向上爬”的机会,不断提升生活水平及累积个人财富。所以,一个地区的经济起飞,就必须要有大量“中产阶层”的形成。“中产阶层”就是指受过良好教育或专业培训的社群,他们都有稳定而较高的收入。“中产阶层”的大量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他们不但是纳税的主体。回顾香港经济的起飞,就是由于“中产阶层”的大量形成,无论是对社会稳定,还是促进消费,形成奋发向上的主流价值观,都有积极的作用。 日本经济战略家大前研一在《M型社会》一书中指出,日本社会的“中产阶层”不断向下流,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在中间这块,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缺口,形成一个“M”字型的社会结构。那么,香港是否趋向于“M型社会”?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的资料显示,香港中产家庭的数目并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的趋势:1996年为1,093,050个,2001年为1,149,883个,以及2006年为1,228,449个。这岂不是形势大好吗?问题是,一万到二万元收入的家庭,是属于中产阶层吗?这个家庭能否供得起一层自置物业吗?小孩子的大学教育怎么办? 大前研一在《M型社会》一书中问道,你自认是“中产阶层”吗?那么,请回答三个问题:第一,房贷给你造成很大的压力吗?第二,你不想结婚更不想养儿育女吗?第三,你为小孩未来教育费用担心吗?如果有任何一个答案为“是”,这意味你极有可能不再是“中产阶层”了。 曾有女医生向特首诉苦,指自己与律师男友无法负担市区的楼价。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即使拥有高学历、专业资格,都不可能买楼置业、过中产阶层的生活,这难道不是“中产阶层”的悲哀吗?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