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屏蔽“囧”和“槑”的思维才可怕

http://www.CRNTT.com   2010-03-11 09:07:10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提案:建议网游分时开放、屏蔽网络不良用语。
  中评社北京3月11日讯/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比如“囧”、“槑”等生造字,引发舆论大哗。网络热词背后是“汹涌的民意”,是“中国上亿网民呼吁政治生活透明、争取民众知情权的一种表现。”《东方早报》3月10日刊载文章《屏蔽网络热词实则扼杀网络民主》如是说,《新京报》文章则认为,“屏蔽”思维才可怕。内容如下: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说,为防止学生沉溺网游,影响休息学习,建议网络游戏分时段开放。沈长富还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囧、槑等生造字,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语言,会产生不好影响。(《重庆晚报》3月9日)

  不是沈大代表0ut,而是沈大代表太没文化了。“囧”和“槑”是网络热词这不假,但并非生造字,“囧”在甲骨文时代就有象形字,《唐韵》、《说文》等古代著作中有过记载或使用,“槑”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新华字典》第10版均可查到。由此看来,沈大代表所坚称的“不良影响”,已经持续了几千年。诚然,学生沉溺网游这的确是个社会问题,但网络热词何错之有?

  且不说沈长富代表说的这不好影响是会增加青少年的犯罪率还是由此变得性格孤僻。恰恰相反的是,网络热词的出现,正是青少年们用无穷的智慧呈现给大家的,对这些字的运用,正是青少年乐观、聪慧和创新的体现。

  由新闻事件衍生出来的网络热词,之所以能以简单的网络词汇或者一个相关名词代替,感染整个互联网并影响到现实生活,是因为幽默风趣的背后,已经形成了汹涌的民意。这种以“曲线表达”的方式来嘲讽现实或是追求新闻事件的真相,是中国上亿网民呼吁政治生活透明、争取民众知情权的一种表现,也在很大程度上践行着舆论监督的权责。

  同样网络热词背后承载的网络民主,已经深深地影响着现实的政治生活。所以,今年许多委员和代表都主动地在“织围脖(微博)”,以此方式来倾听网上的声音。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沈长富代表提出屏蔽网络热词,实则是在将网络民主的空间进行挤压。单就看今年的“两会”,蚁族、蜗居这些网络热词已经走进了委员的提案中。前几日一个同事在电话采访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时,王的第一句便是网络语言——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